老话说与人不和,劝人养鹅怎么理解养鹅

在你的家乡现在还有很多人养鹅吗?在我这边,养鹅的人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市场上见到鹅肉或者鹅蛋也是难上加难。想吃鹅肉或买鹅蛋时,常常需要特地到其他村子预订。

鹅在过去是乡村中比较常见的家禽之一,由于它们的好斗性,鹅被称作乡村的“三霸王”,民间甚至有“宁愿狗咬,莫让鹅扭”的说法。你小时候有没有被鹅欺负的经历呢?

我个人就多次受到鹅的攻击,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看到大鹅我还会感到害怕。鹅攻击人真的很吓人,不仅小孩,即使成年人也可能被吓到。

关于养鹅,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俗语:“与人不和,劝人养鹅”。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要劝人养鹅呢?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

我查了一下资料,这句话来自我国古代儿童启蒙书《增广贤文》中的一句,完整的说法是:“与人不和,劝人养鹅,与人不睦,劝人盖屋”。

关于《增广贤文》,许多人可能有所听闻。它是一本古代儿童启蒙书籍,记录了许多古代的格言、谚语和俗语,可以说是古代谚语的集大成者。

尽管书中内容似乎杂乱无章,但仔细读来,你会发现大部分谚语都隐含着深刻的道理。在以前,很多文化水平不高的人虽然不识几个大字,却能把《增广贤文》中的许多句子背得滚瓜烂熟,因为这些内容大都源自生活经验。

这句“与人不和,劝人养鹅,与人不睦,劝人盖屋”的表面意思是,如果你与某人关系不好,但又不想直接冲突,你可以建议对方养鹅。如果与邻居关系不好,也可以建议他们建房,这样可以达到一种维护自己利益的目的。

可能有人会疑惑,为什么关系不好还要建议对方养鹅呢?养鹅难道有什么坏处吗?不是说养鹅可以致富吗?实际上,养鹅背后的深层意义才是这个建议的真正目的。

首先,养鹅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养鹅的风险极大。

俗话说“家有万担粮,不养扁嘴王”,这里的“扁嘴王”指的就是鹅。鹅虽然是草食动物,但其食量惊人。

尤其鹅的食量非常大,一天一只鹅的食量就能抵得上多只鸡。

而且鹅的产蛋率很低。鸡一年能产蛋多天,但鹅非常娇气,天气太热或太冷都不产蛋,一年只能产几十个蛋。如果饲料不足,产蛋量更低。养鹅吃得多,下的蛋少,一旦生病还容易大批死亡,可以看出养鹅投入大,风险高,而且利润低。

其次,养鹅容易引起邻里纠纷。

我小时候,邻居家养鹅就经常引发不满。鹅具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对陌生人非常具有攻击性。它们虽无尖牙,但咬人时非常疼,轻则肿痛,重则流血。

还有鹅的叫声非常大,而且喜欢频繁叫唤。饿了会叫,看到人就叫,半夜也会突然叫起来。如果养得多,一只叫起来其他也跟着叫,这样的噪音昼夜不断,肯定会影响周围人的生活和休息。

最后,鹅不容易管理,容易引起损失,因为它们会去偷吃别人的庄稼。

在乡村这种情况很常见,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菜园。如果看管不慎,鹅就会闯入别人的菜地,很快就能把人们辛苦种的庄稼吃光。这容易激发邻里间的矛盾。

所以,“与人不和,劝人养鹅”这句话背后其实是一种隐藏的挑衅。表面看似善意的建议,实则可能藏有使对方陷入困境的陷阱。

至于“与人不睦,劝人盖屋”,原理相同。盖房子不仅耗费精力和时间,还可能因长时间的劳累伤害健康。此外,盖房子的花费巨大,可能耗尽一个人的积蓄,而最终可能导致身体和经济双重损失。

这句俗语提醒我们,对于别人的建议,尤其是过度热心的建议,我们应当审慎考虑,可能隐藏着别有用心的动机。

总之,任何决策都应三思而后行,不能因一时冲动而盲目接受别人的建议,否则可能最终自食其果。正如那句老话所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我们应当始终牢记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