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公布香港
未来科学大奖(FutureSciencePrize)是由华裔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设置“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万美元,于年首次颁发。旨在奖励在大中华地区(包含中国大陆地区、香港、澳门及台湾)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
年未来科学大奖由来自香港大学的两位学者获得:袁国勇和裴伟士。
王晓东院士宣读获奖理由:他们发现了冠状病毒(SARS-CoV-1)是导致年全球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原,以及由动物到人的传染链,为人类应对MERS和COVID-19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产生了重大影响。
袁国勇教授于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现为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系主任。并在年至年作为港大微生物学系的主任,他是杰出的微生物学家,传染病专家和外科医生。他在这三个领域的成功可以从他在总多机构获得的荣誉体现出来,袁教授是香港医学科学院的病理学家,外科专家,皇家内科医学院荣授院士(爱丁堡,伦敦),英国格拉斯哥皇家医学院外科荣授院士和美国医学院士;他在-年间获得裘氏资深研究员奖并在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士,他在年在香港评为太平绅士并在年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颁发的银紫荆奖章。
因为他在新发传染病的专长和贡献,袁教授在年被任命为香港大学巴斯德研究所所长以促进香港大学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之间的合作。他的研究特点是针对对各种病床上的各种疑难杂症寻找治疗方法,然后把临床样品带到实验鉴定新型的致病病原体,许多动物源性的病源就是这样发现的,利用实验室的研究发现和他的经验以及领导才能协调医生,微生物学家和流行病学家,他曾多次帮助政府控制疫情在社区,医院或动物中的爆发。
袁教授是广为人知的传染病专家,他的专长在控制年的SARS全球爆发中得到了印证。他在发现SARS冠状病毒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病毒的鉴定是疫情最后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多年来,他带领他的团队发现俩超过50种新病原体,包括了人类冠状病毒HKU1,蝙蝠类似SARS冠状病毒,蝙蝠冠状病毒HKU2-24和很多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这些病原体都以香港或中国命名。他在年首先在Lancet医学期刊发表了关于禽流感H5N1实验室诊断的论文,这篇论文已经倍引用超过次,为表彰他在传染病领域的贡献,香港大学在年聘任他为霍英东传染病学教授,同样在年,为突显港大在该领域的成就和贡献,中国科学技术部授予香港大学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中国大陆地区以外成立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袁教授为首任实验室主任至今。
袁教授的研究领域集中在新发传染病的新型病原体,他已经发表了超过篇论文,他的论文已经被引用超过25,次,根据世界ISI科学指数,袁教授属于世界被引用最多的1%科学家之一,论文发表在包括Lancet,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JournalofVirology,PNAS等重要国际期刊。
裴伟士教授目前为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病毒学讲座教授、谭华正基金(医疗科学)教授。裴伟士教授合作领导在香港大学的世界卫生组织流感H5参考实验室,以及领导香港大学─巴斯德研究中心。
裴伟士教授在年于锡兰大学医科毕业。在年于牛津大学完成博士及培训,并在纽卡医院接受临床病毒学训练。裴伟士教授是临床和公共卫生的病毒学家,他特别对人畜共患的病毒,例如流感和冠状病毒特感兴趣。他目前的研究包括关于流感病毒的机理、先天免疫反应、传播、生态、及在人类和动物(例如家禽、猪和野鸟)中的流行病学。他的研究对人类猪流感和禽流感病毒的出现和其他病理机理有重大的发现,他共同参与的研究亦对控制流感和动物流感提供实证基础。
他对H5N1禽流感所引发的严重肺炎有崭新理解,以至对此病引入新的治疗方法。他在年沙士爆发期间,在沙士冠状病毒的发现、诊断和病理有重要角色。他目前亦对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进行积极研究。裴伟士教授服务于多个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旗下的常设委员会和特别咨询委员会,他亦代表世卫调查在中国大陆的H7N9甲型流感和在韩国及沙地阿拉伯的中东呼吸综合症爆发疫情。他年获颁裘槎基金会资深医学院士;年被选为伦敦皇家学院院士;年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借院士;年荣获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团勋章;年于马来西亚马AkademiSains荣获哈蒂尔科学奖;年获香港特区颁授银紫荆星章。年裴伟士教授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过去60年为亚洲控制传染学作出贡献的63位的亚洲英雄其中一位杰出人物。
年至今,未来科学大奖共评选出22位获奖者,其中,生命科学奖历任获奖者分别是:
第一届获奖者——卢煜明
表彰他基于孕妇外周血中存在胎儿DNA的发现,在无创产前胎儿基因检查方面做出的开拓性贡献。
孕妇产前诊断能避免胎儿遗传病的发生。例如,唐氏综合症,即21三体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病因在于胚胎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导致体格发育迟缓及智力缺陷。孕妇产前检查可以诊断及避免唐氏综合征。然而,唐氏综合征及类似遗传性疾病的常规产前检查均需实施羊水穿刺后进行DNA分析,这种创伤性的检测会增加终止妊娠的风险.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研发非侵入性产前诊断技术检测胎儿遗传异常。虽然胎儿有核细胞能够进入母亲的血液,但这些细胞数量稀少。
卢教授在年和年的工作中发现母体血液中存在着胎儿的游离DNA。基于这些早期发现,卢教授展开了一系列前沿工作来研究这些胎儿游离DNA的特性,证明了使用胎儿游离DNA来诊断遗传性疾病的可行性和实际性,卢教授的工作最终使得利用第二代基因测序来定量测量胎儿DNA的方法用于唐氏综合症检测。
这种无创产前检测已用于90多个国家。仅在中国,每年就有超过一百万孕妇接受这项测试。这个革命性的方法为全球无数的孕妇提供了无创产前诊断。
第二届获奖者——施一公
表彰他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体这一关键复合物的结构,揭示活性部分及分子层面机理的重大贡献。
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是:遗传信息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从酵母到人等所有真核生物的基因含有外显子和内含子,前者是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后者不含蛋白质编码信息。DNA指导下转录出前体信息RNA后,剪接体将内含子切除,这样得到成熟的信使RNA,后者通过翻译将遗传信息传到其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中。RNA剪接的异常可以导致多种人类疾病。但是,在施一公博士的研究之前,剪接体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没有得到阐明。
应用近年冷冻电镜的技术突破、结合前人对剪接体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研究,施一公博士首先解析了真核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的结果,第一个揭示了活性部位,很大地推进了我们对剪接体复合物的理解。继此,施一公博士解析了剪接过程剪接体三个重要中间过渡复合物的结构,显示剪接体功能重要的重构和结构基础。施一公实验室还报道了人类剪接体的原子分辨率结构。结合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ReinhardLührmann博士和英国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KiyoshiNagai(長井潔)博士等科学家的贡献,施一公实验室的结构推动我们对剪接过程的机理理解,为治疗剪接体相关的人类疾病提供了结构框架。
第三届获奖者——张启发、袁隆平、李家洋
张启发——表彰他通过水稻基因组学及杂种优势和杂种不育性分子机制的研究提高水稻产量的重大贡献。
袁隆平——表彰他通过杂种优势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抗逆性的开创性贡献。
李家洋——表彰他以水稻株型和淀粉合成的分子机制设计培育高产优质水稻的开创性研究。
水稻承担着养育中国乃至全世界半数以上人口的重任。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我们对这些性状的控制能力仍然十分有限。同时,中国南北地域的多方差异对水稻优质品种的选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持续改进水稻的性状、实现水稻的高产优质是当代科学家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袁隆平教授开创性地培育出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使杂交水稻成为可能,并得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极为显著地提升了水稻的产量。不同亲本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其性状会优于亲本,这种现象称为杂种优势。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自然情况下难以存在不同亲本水稻的杂交后代,杂种优势亦不能得以体现。但是水稻雄性不育系的培育、杂交水稻育种体系的成功,证明杂种优势同样可适用于水稻,由此奠定了利用杂种优势有效地选育高产高抗水稻品种的理论基础。
继袁隆平教授在杂交水稻领域的突破性工作后,张启发教授和李家洋教授开拓性地将现代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技术应用于水稻育种中。张启发教授创造性地构建了水稻“永久F2群体“,阐释了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并首次发现了控制水稻穗粒大小的基因。他的研究成果显著地降低了杂交育种的随机性,极大地拓展了杂种优势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与张启发教授在杂种优势的工作相辅相成,李家洋教授致力于研究水稻株型对其产量的影响,发现水稻分蘖数和穗型是产量的决定性因素。他提出通过株型间的特定组合寻找在光合作用效率与土地利用率等各方面的理想株型来设计选育高产优质超级稻的新思路,以此思路为指导,李家洋教授培育出20个水稻新品种。自年起,这些水稻新品种的种植面积已达3千5百万亩。
李家洋教授、袁隆平教授和张启发教授在推动水稻产量可持续增长的“命题”下相得益彰,获得了重大成就。他们的原创性工作对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以及国计民生的巨大影响博得国际科学界的公认。
第四届获奖者——邵峰
表彰他发现人体细胞内对病原菌内毒素LPS炎症反应的受体和执行蛋白
人类与体内的细菌长期共存。多数细菌与人类和平共处,帮助我们消化食物,甚至抵抗其它有害病原菌。机体的免疫系统如何区别有益和有害细菌,有效地发起免疫反应,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问题。过去十年来,邵峰博士实验室提供了系统的回答:他们发现了几种特异识别侵入细菌的细胞浆型式识别分子(PRR),揭示了宿主细胞炎症反应中区别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分子机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炎症蛋白水解酶caspase-4和-5是细胞内识别内毒素LPS(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的受体。细菌侵入宿主细胞可以直接与炎症caspase4/5结合来激活细胞激素和焦亡模式的细胞死亡,促进细胞激素释放到血液,引起抗细菌的炎症反应。另外邵峰实验室和VishvaM.Dixit实验室同时发现了gasdermin蛋白家族中的gasderminD是炎症caspase的底物和细胞焦亡的执行者。基于焦亡模式的细胞死亡在宿主天然免疫的重要性,邵峰的发现为探索病原菌感染以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第五届获奖者——王振义、张亭栋
表彰他们发现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
癌症仍然是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威胁。在人类探索癌症治疗的过程中,张亭栋和王振义对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APL曾经是最凶险和致命的白血病之一,张亭栋和王振义的工作使APL治愈率达到90%。几千年来,三氧化二砷(ATO,俗称砒霜)曾被试用于多种不同的疾病,但其疗效一直没有得到可靠的、可重复的和公认的结论。
20世纪70年代,张亭栋及其同事的研究首次明确ATO可以治疗APL。20世纪80年代,王振义和同事们首次在病人体内证明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APL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张亭栋和王振义的工作在国际上得到了验证和推广,使ATO和ATRA成为当今全球治疗APL白血病的标准药物,拯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