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原创专栏作品NO9当我学习时,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8/5469129.html

—蒲公英教育专栏—

思考与践行智慧与勇气

按今天教育专栏为大家带来的是蒲公英儿童图书馆落建校一位老师的文章。在蒲公英建馆的过程中,我们有幸结识了很多的乡村老师,他们风格各异,面貌不一。而最常令我们震动的,是他们对于自己职业的困惑和思考,还有尝试改变的勇气以及在改变中表现出的惊人智慧与能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浙江衢州市龙游县模环乡新王小学刘星飞老师的精神世界。作者简介刘星飞,乡村小教师一枚,双鱼座大孩子一只。爱阅读,爱孩子,爱生活,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新晋宝妈。

当我学习时,

我在想什么

刘星飞

我是一个语文教师。

然而当我给自己这篇思索的片断命名时,已经不太喜欢用“教学”,或者“上课”等诸如此类的字眼来描述我现在在做的事。

首先,学习这件事,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而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尝试着就某个主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展开思考的过程——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静悄悄的革命》,蒲公英图书馆教师书架有)——而作为这次学习的每一个参与者,我和孩子都得享受思考的乐趣或纠结。

其次,我作为参与者之一,很难说我单向传递给孩子了什么知识——即使有,也是非常零散、浅显的。大部分对知识的探索都是由孩子自己的求知欲驱动,而我只需要站到一边,尽可能地提供学生所需要的帮助。哪怕是阅读课文,孩子们也能提出有深度、有趣味、有温度的问题。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我和孩子们各自的思考,以及思考中碰撞出的火花。可以说,我是非常享受这样的课堂的:时不时感受到来自于孩子们头脑风暴的惊喜,就像一个个爆点接连爆开,点燃整个课堂。虽然很多时候会偏离教材,离开原本的话题,但是,谁说这样的偏离毫无价值呢?跟着思维列车走,我们看到的风景会更多不是吗?至于老师们会担心的教材中生字词语的习得,某种阅读技巧或者写作方法的习得,我相信可以在此过程中通过实践自然获得。

第三,这对于我本人来说,也是一次学习的旅程,对自己知识系统的一次又一次的完善。如果把我自己的专业知识系统看作一张网,那么我和孩子们共同的学习则能让我这张网编织得越来越完整,越来越精细。

即便我在这儿侃侃而谈,却还是得承认:是的,我们开始得有点艰难,且波折不断。

开学初我站在讲台上和一群新面孔的孩子说,我不想按照之前的方式上语文课,并请他们提出自己所希望的上课方式时,他们脸上的表情是:你在逗我吗?或者,他们压根也不相信我能将自己说过的话付诸现实,即使真的做了也持续不了多久。于是,为了让孩子们相信,我请班里的两个孩子帮忙把大家的想法和建议记录下来,而这是那一天唯一的语文作业。当天我就收到了反馈,他们提出了10来个问题,比如:希望语文课能以有趣的方式来上;希望上语文课的场所不限于教室;希望能用图书馆的书来上课;希望可以在语文课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与资料;希望偶尔可以看一场好电影......事实证明,孩子在做自己内心认可的事的时候,效率可以很高。我仔细读了他们的期待,跃跃欲试要开始我的改革之路,结果嘛,是现实给了我一个善意的提醒——做一件事情,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得拿出诚意来。这份诚意,在现在的我看来,可以解读为“充分的准备”和“愿意等待”。其中“充分”,并非一次性地准备好自己认为有用的资源,而是根据孩子思考的状况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

如果你仍愿意看下去,且听我道来。

五年级下册的第一组课文主题是“祖国西部”。在开始这个主题学习之前,我对学情的把握是孩子们对于遥远的西部是完全陌生的,所以我在携程网上找了很多西部地理风貌的图片,用百度百科搜索了一些关于西部的地理资料,这就准备开始上课了。课堂一开始倒还进行得算是顺利,孩子们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数量多,种类多,不乏精彩的,还有很多问题在我当时看来是没什么价值的,比如“西部有没有电视”,“西部有没有城市”。事实上这些问题的提出说明在这些孩子的认知当中,西部地区意味着贫穷和远离文明,只是当时被我简单粗暴地当成了“无知”。尽管如此,我克制住自己评论这些问题的欲望,请孩子们认领自己想回答的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查询资料。

第二节课我巡视课堂的时候发现,孩子们探索答案的时候是很认真的,这种态度让我原本忐忑的心略感安慰,但是很快,问题就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们手头上能用到的资源和可利用的渠道非常有限,翻来覆去只有一本语文书,聪明一些的还翻出了字典、知识集锦、词语手册。一节课过去了,孩子们找出来的答案寥寥无几,看起来这堂课就这么白白地耗过去了。我心里着急,心一横,打断了孩子们的搜寻,把自己搜集到的图片一一展示给他们看。“哇......哇......”的惊叹声不断传入我的耳朵,我却感到非常沮丧,挫败感像绳索一样紧紧把我捆住了——我知道这样不对,可是我被自己的心急打败了。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我还就一个孩子提出的“西部有哪些美食”给他们朗读了自己找的关于成都小吃、西安美食的描述。可是在读的时候我注意到,其实已经意兴阑珊的孩子们仍努力在配合我的“表演”,这让我的挫败感达到了极致,我觉得自己课前这点微不足道的准备真是太可笑了。并且,这自以为是的打断也似乎是在告诉孩子们:我还是习惯站在教师高于学生的角度,对他们缺乏信任。回到办公室把上课过程记录下来,我静静反思:潦草的开始导致了潦草的结束,我没有理清自己的思路,没有准备好尽可能详尽的资料,最重要的是,没有把自己和孩子们放在一个国度里。为什么我不能和孩子们袒露其实自己对西部也是知之甚少呢?我完全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分享自己找的资料后再来一同探讨,也许结果就会大不同呢?

带着这样的懊悔与内疚,我又开始了第二组课文的学习。这一组的主题是“童年”,计划学习时间为两周。我计划的流程是第一周提问、阅读;第二周分享,展示。在提问环节,也许是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又或许是已经有了第一组课文学习时的操练,孩子们提的问题相较上个单元好太多了。虽然孩子们在课堂上提问题的状态看起来有些茫然,但课后记录下来的问题却很丰富,并且不乏真实而又有温度的问题,例如“童年难道都是开心的事吗?”这样的问题就很值得我和孩子共同探讨。在这个节点,我初次意识到,要等等孩子,他们沉默,并非意味着他们没有思考——作为成人,得尊重孩子的沉默,你永远不知道这份沉默会给你什么惊喜。另外,别被自己的双眼蒙蔽了——我看到的“茫然”仅仅是我以为的茫然。最后一个提交问题的小组,他们提出的问题是最有质量的。

我把孩子们的问题收集到一起,大家一起分类,然后用将近一周的时间给孩子们自己到图书馆找出与童年相关的书籍。我以为,上个主题的学习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充分的资源支撑,所以这个单元只要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就找书、读书,结果就会有很大的改观。事实是,我高中的哲学都白学了——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发展,都势必会经历重重障碍——这么重要的真理,我怎么能忘记呢?问题出在第二周的分享上。按照约定,我们分享的内容依次是关于童年的诗歌或童谣、童年的故事、自己的童年、关于作者(主要是林海音)、看一场相关主题的电影并分享感受。结果,从第一场童年诗歌分享会上,孩子们的表现就让我有些失望。分享之前互相推让不说,上来的孩子一看就是匆匆忙忙的——直接拿着书读,还读得磕磕巴巴,语速飞快,吐字含混不清。问其他人听清了吗,回应我的又是沉默。好不容易重新积攒起来的信心一下子又消散了大半,但我还是对上来分享的孩子进行夸赞,并请倾听的孩子们给出自己的建议。其中一个孩子L分享了泰戈尔的《飞鸟集新月集》和冰心的《繁星.春水》,当中的一首《孩童之道》选得特别好。

我选取了其中的一句“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与珠子,但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却像一个乞丐”,作为这次分享会的作业请孩子们写下自己的理解。孩子们的精彩阐述,让我进一步认识到,等等孩子,即便课上没有太多的精彩,甚至沉闷得让我想提前下课,但那却是足够真实的表现——看他们课后的作业就知道了。

然而,这一点认识,在那个当下却并没有让我始终悬着的心落下来。接下来的几天,愿意起来分享的孩子总是那么几个,其他孩子都像看热闹似的过了一节又一节语文课。如此一来,语文书上该学会写的字没学会,学校规定的作业本一片空白,感觉啥也没干。原本计划两周完成学习的第二单元,拖到了第三周。我又开始着急起来,开始不确定自己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不是给了孩子们这样一种错觉:语文课等同于唠嗑混日子。心底隐隐的焦虑终于如火山爆发了,我威胁孩子们:如果你们再这样,我们下个单元就还是按照老法子上课了。事实上,我心里也动摇了无数次。毕竟,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式来上课,要容易得多。应付考试,也容易得多。但是,真的要就此放弃吗?明明这些孩子思考的能力其实并不差,从他们所提的问题就能看出来。我用将近一周的时间左右权衡,都没决定下来,却在周五这一天走进教室的那一瞬间,给了自己一个答案——我还是想看看孩子们自己提出的问题,我也想改变一下一个思维混乱的自己。利用classdojo激励孩子们从散漫的学习状态趋向积极,虽然功利了些,但却是目前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下课后回到办公室,看到桌上的那盆多肉植物,突然想起来朋友告诉我“多肉植物一年只开一次花”。我盯着花,自言自语:请一定要在我能看到的时间开花啊。却在下一秒就恍然大悟:花开不由人,哪怕我再期待再心急,它却还是会按照自己的节奏选择开花的时间,并不会随我这个旁观者的意愿而去。花且如此,更何况是活生生的,有着自己独立想法和个性的孩子呢?这么一想,我便豁然开朗了。

接下去的一周,我和孩子们开始关于语言主题的学习了,这一次,我准备得更多,也愿意等花绽放。单元学习开始的语文课,我请孩子们就这个主题在组内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记录在各自的白板上。出乎我意料的是,孩子们提的问题范围远超过教材本身,当中不乏可以用来作探究性学习的问题。从中我可以感受到孩子们是有充分地思考过的。

我们一起将所有问题大致归类,分别为语言的起源,语言的发展,语言的种类,语言的作用以及语言的定义。再根据这些类别,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重新组合去准备资料。而我则根据孩子们的问题做成了思维导图。

周一(3.28)一到学校,我就收到一些孩子自己找的资料。他们的资料有的来源于网络,有的来源于字典,还有的来源于姐姐的中学历史课本。其中L还以表格的方式清晰地呈现了中国汉字的发展和变化。我可以感受到孩子们把自己找的资料递交到我手上时的兴奋与期待,也许是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吧。我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能跨出这一步,就是巨大的进步!

我虽然收到这些资料心里很开心,但是也发现一些问题,当时记录下来这些:

1.应提醒孩子们在找到的资料后注明出处,这是学习研究应有的严谨态度。

2.L的问题是:古往今来,中国的语言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同学指出,他搜寻出的答案仅仅是文字上的变化,那么除文字之外的语言变化呢?

3.孩子们搜寻资料的方式很局限,使用最多的是百度搜索引擎。

除此之外我发现的问题是好几个孩子找出来的资料都是同一个类别的,缺乏差异性,没有我预想中的资料互补效果。我在图书馆也找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希利尔讲世界史》、安野光雅的《ABC之书》、五味太郎的《语言图鉴》、《好玩的汉字》、《勇闯恐龙岛-语言编码》、《动物世界语言课》提供给孩子们阅读。这里我有想过要不要给孩子们自己去找,但考虑到上单元童年找书时耗费的时间以及图书馆里关于语言主题的书需要用不同关键词搜寻,我就越俎代庖了。我也不确定这样是不是剥夺了一次孩子们搜寻资料的机会。

在语文课上我给孩子们读了《ABC之书》,他们很是好奇为什么是木头质感的字母,为什么字母对应的图片是那些。带着这些疑问,我又读了《希利尔讲历史》中《发明字母ABC的人》这篇。很多孩子对当中腓尼基人用木块刻图案传递信息的起源说很感兴趣,也联想到了《ABC之书》,但也有些孩子对这个并不感兴趣,一直跟我说,怎么都是外国的语言。最后我将孩子们找的资料补充进思维导图。很快一节课就结束了。

我个人感觉提问环节都是开始得不错,但是一到分享资料这个环节就散乱了。看起来一节课下来并没有什么成果。每次学习到这里我就觉得难以进行下去,一是因为孩子们找的资料有限,还有些孩子并未行动起来;二大概就是我缺乏计划性。但是用这样的模式来学习,我有一种跟着孩子走的感觉,在我把控之外,到底对还是不对?

带着这个疑问,我和孩子们开始了课文《杨氏之子》的学习。因为昨天上课梳理语言类别的时候,提到《杨氏之子》好多孩子都说读不懂,也考虑到这是他们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于是我今天特地用两节课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周一下午,我请孩子们自己先把课文读几遍,并标上注释。周二的语文课,我并未按以往的方式直接开讲,而是用一块大的白板,几支水彩笔和孩子们共同制定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及重点。

孩子们提出来,文章中一些重点字词是要掌握的,例如“家禽”,“乃”、“甚”,“惠”等。在此基础上,再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于是我们商定,大家先在组里自读,然后以“我知道……”,“我不是很清楚……”的句式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已知和未知,组内成员互相解疑。最后仍有困惑的,写在白板上大家共同探讨。孩子们马上就开始了。

我们根据这些问题重点讨论了“为设果”的读音及意思,还讨论了“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的断句和其中“禽”的理解。这是一个古今异义的字,于是孩子们自己查字典,而我打开了汉典的网站。我们在汉典上看到“禽”的字形演变,知道了最初是鸟兽的总和。而现在的禽,只是鸟类的总和。我想这样的知识探索,虽然看起来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我认为是值得的。因为孩子们乐在其中,并且是时候该让他们学会自己去探索去寻找了。有个孩子提出一个被很多人否决的问题:孔君平是谁?官职几何?我倒觉得挺有意思的,虽然课堂上无法立刻回答他的问题,但是却提醒我注意到《世说新语》所记录描述的对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阶层。孩子们不知道“士族阶层”是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于是我用Bing搜索(原本习惯性地用百度,结果有孩子在下面说,不是让我们用Bing吗),搜索出“士族阶层”,作了简单的了解,也知道了当时以门第为标准的制度。一节讲《杨氏之子》的课,最后涉及到的远不止课本里的那些。跟着孩子的思维走,有种冒险的感觉,却充满了乐趣。

接下去的一课《晏子使楚》要不要学?当然要!教材中这一单元选择的文章我个人感觉还是可以用来作为学习语言的依托的。况且,《晏子使楚》这篇文章非常经典,晏子的外交辞令对于孩子们学习了解语言的作用也很合适,因此,在《杨氏之子》的学习之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来学习《晏子使楚》。

在孩子们已经自己读过数遍课文的前提下,我在这堂课开始,先给孩子们朗读了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集(春秋故事)》中《晏子使楚》这一篇。我请孩子们听完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个版本以及原因。孩子们听完,都表示更喜欢林汉达的版本。K说,他知道了原来晏子叫“晏平仲”。其他孩子则说,起因和结果都更具体了。在课文中简单一句话交代的起因还是会让人困惑,但听我读了林汉达的版本以后就恍然大悟:原来齐国有意接替晋国成为中原霸主,恰逢楚国攻打陈、蔡两国,逼得晋国不敢出兵。齐王有意探查楚国实力,故派晏子出使楚国。而楚国也是有显示国力的需要,也清楚晏子此行目的,才会对晏子百般侮辱。

弄清前因后果,我们一起来画思维导图。从起因开始,到经过的三个事件,泡泡中的关键词都是孩子们在位子上提出来,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商定的。我非常喜欢这种氛围,自由而又专注。

在画结果这一分支时,我很欣赏孩子从晏子个人的结果和齐国的结果两方面来分析,这意味着他们思考得更全面了。

理完整个故事的脉络,L提出来作业本中有一题,要求写出两个“水土”的不同。作业本中只是让孩子理解“水土”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但却让我灵机一动。于是我添了一个分支气泡——“语言的妙处”。就作业本上的这一题,我提醒孩子们注意晏子在语言上用到的修辞。孩子们很快地就提出“对比”、“反问”。说实话,这两点是我未曾注意到的,我问他们还有吗,一个孩子弱弱地说了句“打比方”。随后,他们还自己说,“对比”是为了突出(突出什么没说完整,我也没引导他们说完整,此处遗憾),“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气势更强。这些都是他们自己思考的结果。

插句题外话,每次语文课我都会遇到这种弱弱的,闷闷的回答,在我不经意的时候冒出来。但是我再问,反而就没有了。我只好每次都说,没事,回答没有对错,有想法就说出来。经过我的再三保证,那个弱弱的声音才又会冒出来。我在想,为什么这些在下面轻轻说的孩子会不敢大声说出来,会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呢?是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老师让他们变成这样的吧?这让我更注意自己的语言和对待孩子们的态度。因为孩子,可不跟他们不喜欢的人学习。

回到正题,我听到孩子说到这些修辞的时候心里那种高兴无法形容,所以我总是强调,你们看,这是你们自己想出来的。我请孩子们读读这两句话,体会语气上的差别。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因为水土不同吧。”

孩子们读了,我脑子里又冒出个问题,也是我之前上这篇课文时未曾注意的:为什么晏子在举例时会用到反问来加强语气,而在说到齐楚两国水土不同却不但用了陈述句,还用了“也许”这样不肯定的词呢?

我想起邱峪老师说过要先停五秒钟再问出问题,给孩子们一点思考的时间。出乎我意料的是,首先来帮我解答疑问的是平常不怎么回答问题的毛丽娜,甚至她一开口就有人否决她说话。果然她被人一起哄就停下了。我连忙鼓励她,她说,齐楚两国关系已经不好,这个时候说话事关楚国,要表示尊重,所以语气要委婉一些。我表示认同她的观点,并说了我自己的想法。晏子此时既要捍卫自己和祖国的尊严,又要维护两国的邦交,不能彻底搞僵,所以在言辞上就得特别注意。不卑不亢,正是如此。

至于其他的妙处,时间关系,未能展开。然而我也发现对于语言谈判或沟通的技巧,可能孩子并没有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6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