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C黏膜免疫与系统免疫的区别你知道哪些

一、黏膜免疫与传统免疫的区别

传统免疫/系统免疫/全身免疫(systemicimmune),通过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疫苗,诱导全身产生免疫反应。

黏膜免疫(mucosalimmune)则是应用疫苗通过饮水或饲喂(消化道)、滴鼻或喷雾(呼吸道)、点眼(只用于家禽)等诱导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免疫动物,诱导局部产生黏膜免疫反应和适当的全身免疫反应。在黏膜诱导部位(或黏膜诱导位点)疫苗经过抗原递呈细胞摄取活化B细胞和T细胞,增值后的淋巴细胞重新分布到效应部位发挥效应功能。

系统免疫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形成一个整体,全身的免疫反应水平基本一致,而黏膜免疫由不同部位相对分离的黏膜区域构成,每个黏膜区域的免疫反应水平并不一致。因此黏膜免疫从组成和解剖组织学上都与系统免疫不同,对于机体健康来讲,黏膜免疫系统是对系统免疫系统的完善,是一个更有效的补充。

两者主要区别体现在免疫途径、免疫部位、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免疫活性细胞的类型、归巢现象等几个方面。

1、免疫部位与免疫器官组织区别

系统免疫主要由淋巴循环通路上的淋巴结和血液循环通路上的脾等外周淋巴器官组成。

黏膜免疫系统主要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及某些外分泌腺的淋巴组织。

2、免疫球蛋白类型区别

系统免疫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G,黏膜免疫的主要效应因子是IgA。分泌型IgA即SIgA在黏膜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存在于黏膜表面的SIgA能阻止病原体的黏附和入侵,而胞内转运过程中的IgA可中和胞内感染的病毒。

血液中也存在较多的IgA,但都是以单体的形式存在。局部黏膜中产生的IgA是有J链分子连接形成的二聚体IgA,与黏膜上皮细胞和外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片段结合形成SIgA。

3、免疫活性细胞

黏膜免疫系统中除了含有大量的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外,还有3类性质独特的免疫细胞:M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和肠黏膜上皮细胞。

M细胞是黏膜腔中病原微体进入黏膜免疫系统的门户。

上皮内淋巴细胞(IEL),位于黏膜上皮细胞间,每5-10个肠上皮细胞中间就有一个IEL,是第一个与黏膜表面抗原接触的免疫细胞。

肠黏膜上皮细胞(IE)承担营养吸收、分泌转运、排泄等机体重要生理功能,还有抗原递呈功能,能递呈小肽、非肽类糖和脂类抗原,在启动粘膜免疫相关的基因和分子中具有重要意义。

4、归巢现象

是黏膜免疫特有现象,是指在黏膜部位致敏的免疫细胞,经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逐步分化成熟,在特异归巢受体的介导下,约80%的免疫细胞归巢到致敏部位的黏膜固有层或上皮内,发挥免疫效应功能。另外约20%的免疫细胞进入其他粘膜部位,发生效应反应,使不同黏膜部位的免疫反应相联系,形成一个广泛的共同黏膜免疫系统网络。

5、免疫耐受

抗原通过口服后会引起局部黏膜免疫抑制(口服耐受)现象。

黏膜(尤其是消化道)不仅是病原微生物的入口,每天还接触大量的食物抗原和正常菌群。

小剂量可溶性抗原多次口服免疫可导致宿主细胞免疫力降低;大剂量抗原口服免疫则可抑制宿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解决免疫耐受的最好方法就是配合黏膜免疫佐剂、载体或抗原递呈系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50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