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黄河流域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听国内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尹江勇
洛城话渔正当时,绿色发展谱新曲。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黄河时提出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示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9月24日至26日,“年河南省黄河流域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古都洛阳召开。
“当前,我省正处在由传统渔业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渔业转变。”省农业农村厅一级调研员陈礼刚在会上表示,加快渔业绿色发展、建设现代渔业,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渔业建设的主攻方向,也是有效化解诸多制约因素、弥补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了落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精神,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河南省农学会成立了渔业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省农学会秘书长李根林表示,专业委员会要发挥技术队伍优势,大力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模式,实现水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水产种业振兴提供支撑。
在当天的论坛上,来自国内的众多专家从不同角度传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思路、研究成果。
“一般认为,水产养殖动物比畜牧、家禽饲料利用效率更高,因此更多地消费和养殖水产品,能够节约更多的用于种植饲料的土地。”中国海洋大学原副校长董双林教授介绍说,水产养殖系统是各类食物生产系统中最复杂的系统,涵盖了多个营养层级,稳定性好,也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为我国提供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动物蛋白。
但是,发展水产养殖目前也面临着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比如为了更大的产量,我们提高了集约化养殖水平,但这样就要解决病害增多、水体污染加剧、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等困扰。另外,淡水资源目益紧缺,也限制了淡水养殖业的发展。”董双林介绍,通过科技创新手段,我们可以找到适合的解决途径,比如开展远海养殖,用海洋的自清洁能力解决饲料带来的水体污染;发展稻田养鱼模式,为淡水养殖扩大增量,等等。
“人们喜爱的小龙虾,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消费主导的渔业融合型产业,在这背后是三产融合的强大推力。”清华大学化工系王怡博士介绍,湖北省潜江市经过20年的探索、创新和发展,率先建立了虾稻全产业链技术标准体系,目前在初级加工产品基础上,还以小龙虾壳为主要原料,形成了甲壳素、壳聚糖、几丁聚糖胶囊、几丁聚糖等系列精细加工产品,并建成了“互联网+小龙虾+流通+终端+服务”的一键式销售网络。“我国小龙虾行业总产值年仅为亿元,到年,在受疫情影响下仍然发展到了.46亿元。”
“一条4公斤的鳕鱼,在副产品上可以产生高达40美元的利润!这些副产品包括鱼调味酶、鞋用皮革、红鱼子酱、用于化妆品行业的酶、美容胶原蛋白和药用神经再生产品等。过去30年里,冰岛设法使每公斤鳕鱼的价值增加了%。”王怡表示,国外的先进经验为我国三产融合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未来,可以有效解决农业附加值过低问题。目前清华大学正在我国大鲵人工养殖技术基础上,积极建立养殖大鲵健康功能及产品生产技术研发平台。
在此次论坛上,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助理黄太寿针对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进行了政策解读,河南师范大学聂国兴教授交流了《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及绿色发展意见》的重要内容。
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种质资源库负责人赵道全告诉记者,希望通过组织这次高质量发展论坛,进一步加强我省在水产领域的高水平学术交流,把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论文写遍河南大地,让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声音唱响中原!
编辑:王向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