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美术史上少有的女性画家,除了文俶,还
仇珠篇
仇珠,生卒年不详,推测为嘉靖时人,原籍江苏太仓,号杜陵内史。
在封建社会里女性的绘画是依附于男性生存的,故《玉台画史》中对仇珠的记载仅为仇氏“吴门画派”画家仇英之女,擅长人物画、山水、楼阁,长于人物故事和大士像功德画。《玉台画史》、《画史会要》、《珊瑚网》、《丹青志》、《无声诗史》、《明画录》、《读画集录》中均有对她的记载。
绘画背景
明朝的绘画比较复杂。因为宋、元的绘画成就太高,发展太过繁盛,比如郭熙、范宽等等。导致明朝前期的绘画都是笼罩在宋元的绘画风格阴影之下,比如画画大都会有仿某某人、仿某某人,仿某某人就是说绘画都不敢个人的创作,这种系统在女性绘画中表现的更为突出,有人说这是一个优点也是一个缺点,争议很大。
优点是这构成了一个学院绘画的传承,一个系统。它的缺点就是个人不敢创作。相对比当时西方文艺复兴的绘画,明朝相反,他是希望跟前人的绘画很像,多会沿袭前人固有模式进行临摹,必须有师承,跟前人稍有不同就是离经叛道。
明朝是汉人重新复兴的朝代,元朝是蒙古族的统治,所以在文化上,明朝讲究复古,讲究传统,绘画上可以说明朝是个传统的复古时代,它有两个系统:
1、画院系统,国家出钱供养的画家,跟当时的社会政治有关,但明朝的画院基本是临摹前人的绘画,讲究师承,讲究传统,不敢于创作,基本是宋朝画院的翻版。明朝政治的专权,思想的权制,导致文学、绘画上的压抑,促使明朝前期南方画院派盛行。
2、文人画,也称“士大夫甲意画”、“士夫画”,强调神韵,注重文学修养对画中意境的表达,要求诗文、书法、篆刻与画像结合。画中笔墨的运用与同时期其他绘画群种最大的区别。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想”。文人画思潮元代就有,但是在明清发展到了鼎盛。其中以“吴门派”为代表,而仇珠的父亲仇英就是“吴门派”的主要人物之一。
仇英主要创作“工人物楼阁”,明朝时期画家们为了回避政权牵连,文人画家的创作也转移到表现自然物象的山水、花鸟画上,而人物画则一蹶不振。明人谢肇浙就在《五杂俎》中就对当时的人物画衰败之境,言:“今人画以意趣为宗,不复画人物及故事”,“至于神像及地狱变相等图,则百无一矣”。虽然明代的人物画不及山水、花鸟画发达,但作为中国画的重要表现题材,仍出现在中绘画名家手下。
家学渊源
仇珠之父仇英出身低微,张潮《虞初新志·戴进传》附记:“起初为漆工,见为人彩绘栋宇,后徙而业画,工人物楼阁。”仇英工匠出身,不会诗书,却凭借自己的实力,由一个身份低微的画工到成为明四家之一,只因他绘画勤奋,作品太优秀,古今往来,少有人与之匹配,史称他“摹唐宋人画,皆能夺真”。
仇英的人物画手法多样,体貌丰赡。既有“工笔重彩”的手法,又有“工笔淡彩”的格调;既有粗简的水墨样式,又有院体精丽的面貌,还有仿元宋的白描佳作,一起都被仇英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在画面中天成的表现出来。子承父业向来是传统社会公认的继承原则,子承父业之外,女承父业的现象也存在。画家之女善画者尤多,“琴棋书画”本就是女子的基本修养,只要家庭条件准许女子绘画并不被禁止。
而仇珠她自幼聪颖内秀,随父寓居苏州,受环境熏陶,观父作画,渐通笔墨之道,画风继承实父。受实父工笔重彩人物画风的影响,擅绘仕女画,笔法工细精准,设色于明丽鲜亮中却无媚俗浮躁之气。作品中以青绿山水和界画中楼阁技法相容作为仕女画的背景,增加了画面的真实性,又将古人法度和明代风格融合在一起,追求文人绘画中的古雅蕴藉。通晓笔墨之道,作品细密精研,多用工笔重彩,笔意不凡。
在仕女画题材的表现上,注重仕女画的通俗性、文学性及审美意趣。人物仕女画传神入化、细密艳逸,对于不同的绘画对象,或圆转流畅,或刚健婀娜,没有浮躁媚俗之气,衣纹线条刚健流畅,酷似其父。明姜绍书《无声诗史》记她的绘画“绰有父风”。
但她在审美意识上还是坚持以男性的审美观来创作,绘画中的女性具有病态美的纤弱清秀,“瓜子脸”、“蚂蚱眼”、“樱桃口”为符号的柔弱、忧郁的仕女形象。以高雅创作为主导的同时,适应世俗的要求,达到绘画作品雅俗同赏。史书中对仇珠的记载皆为擅长人物画、山水及楼阁。但对她所绘的花鸟题材均无涉及的,是没有?还是画工不佳?从仇氏流传至今的作品中来看,留世作品43幅作品中人物、宗教题材的占有38幅;山水画2幅,均为仿前人或大师的作品;而花鸟为主体的才3幅。
薛素素篇
薛素素,推测为万历(-)间人,名薛五,以字行;又字润娘,号雪素。但长期居住与南京,被誉为“明代十能才女”。能做诗,常书黄庭小楷。擅长写意兰竹,下笔迅捷,据说白描大士、花卉、草虫绘画都略知一二,绘画作品各具意态,工女红。又喜驰马挟弹,百不失一,自称女侠。
诗书专集《南游草》、《花锁事》,可惜现在都已散失。仅有20余首,存在钱谦益的《列朝诗集》、王士禄的《然脂集》中。《无声诗史》、《明画录》、《玉台书史》、《玉台画史》、《图绘宝鉴续纂》、《珊瑚网》、《甲乙剩言》、《列朝诗集》、《曝书亭集》、《女红传徵略》、《式古堂书画汇考》中对她都有记载。
薛素素幼时随母辗转落籍平康,先后居京师、金陵和嘉兴等地,姜绍书《无声诗史》中称她:“姿度艳雅,言动可爱”,薛素素国色天香,更是秀外慧中、多才多艺,一般女性技能无不工绝,有“十能”之称,是位很有才气的女性。
薛素素的书画在当时就享有盛誉: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中称她所绘“山水、兰竹下笔迅扫,无不意态入神”,胡应麟《甲乙剩言》评其画“各具意态,虽名画好手,不能过也”。一生中留有为数不多的绘画和诗作。绘画尤工兰竹,下笔迅扫,各具意态,虽名画好手不能过。
诗作清润委婉,函芳吐愫,人亦以薛校书称之。生平与名媛黄媛介、马守贞等绘画高手皆有往来,互以书法绘画交流自娱。
周淑禧篇
周淑禧,明代女画家,与姐姐周淑祜一起绘画师从文俶(-)。能诗善画,工画花卉,常取家禽以为写生。古籍《江南通志》、《无声诗史》、《图绘宝鉴续纂》、《墨香居画识》、《静志居诗话》、《池北偶谈》、《香祖笔记》、《居易录》、《玉台画史》都有她们的记载。
绘画环境
古代女性深知琴棋诗画是女性才能的体现,更是作为能找到佳婿的重要条件,但凡家中有条件的女性都会在家中学习绘画,或得父兄指点,或是请人来家里教授笔墨基础技法。至于画的好坏,要看个人天赋条件和平时个人勤勉程度,受这种风气的影响,学画女子甚多。他们或是父子相继,或是夫妻相传,或是姐妹相娱,都以绘画为专长。
江南名嫒周淑禧、周淑祜就是其中颇有成就的闺阁姐妹。周淑禧,女,又作周禧,号江上女史或江上女子,江苏江阴人(今江苏无锡市)。按《历代画史汇传》所载:“淑禧、淑祜或作禧、祜。”因以其落款或用全名或用单名,随意题之。主要活动于明天启至清顺治年间。嫁同乡黄生。是周荣起的小女儿。
周荣起(~年),字研农,一作砚农,为江阴县诸生,工于诗文、篆书,擅绘迷蒙之景。周淑祜(生卒年不详),又作周祜,江苏江阴人。据史书的记载推测明崇祯至清顺治年间人,嫁文学家潘圣瑞为妻。周荣起长女。因周淑禧、周淑祜绘画活动具体为明末清初,故很多的作者或画廊也把她归为清代画家,然而要知她学习绘画以及学有所成是在明代。
周淑禧姊妹俩生性聪慧,在父亲的支持与鼓励下自幼学习书画,周荣起是以抄书、藏书知名,祜、禧姐妹在这种翰墨飘香的家庭环境中受到熏陶,得以大量阅览、临摹家藏的前人作品,绘画时还能亲受研农的指导。渐渐成了她消遣时光,愉悦性情、提高修养和借书画抒情遣怀的一种手段。《无声诗史》中记载:“澄江两名媛,姓周氏,长名淑祜,次名淑禧。父仲荣,佳士也。能诗歌,亦善画。”
除了受父亲的影响,周氏姐妹还拜文俶为师。当时文俶(~年)被誉为江南地区三百年来闺秀绘画中属独绝之人。周淑禧从小就受到这么好的教育,并且大量作品的临摹,造型功底极强和写实技法也非常娴熟,这为她后来在花鸟画、宗教人物画、鞍马人物画方面取得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周淑禧还以自然物象为师,“家畜文禽,每作画时,辄取而对之”。从而提高绘画观察力和表现力。
从上述三位女性画家来看,明代女性绘画作品中有作者自身的真情投入,所绘作品中往往带有一种女性特有的情感缩影,雅秀清丽之中流露着对于生命和感情的倾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