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走向田野探寻土地和植物的

年12月,石嫣(右二)在大棚里查看蔬菜生长状况。资料图片核心阅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年轻人选择走向田野,探寻土地和植物的秘密。他们对土地有感情,也有能力让它变得更肥沃又是一年春耕时。曾经贫瘠的土地,如今正承载着越来越多年轻的梦想。目前,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体规模超过万人,其中不乏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年轻人。他们有的是“城里娃”,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去农村,探寻土地和植物的秘密,种出绿色有机农产品;有的精通科技,一门心思蹲在田间地头研究种植技术,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还有的玩转产业运营,把农业产业搞得风生水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对土地有感情,也有能力让它变得更肥沃。他们行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躬身实践,奋力回答两个问题——“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传承农耕文化,对农民这个职业有自信和底气”年前见到石嫣时,她刚刚参加完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柳庄户村的乡村春晚。经过7年多的发展,她所创立的“分享收获”农场已经成为当地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持续向外输出各类有机农产品的同时,还为周边村落的“老农人”提供了工作岗位,也培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少“新农人”。在身边人眼里,38岁的石嫣不仅仅是学问高的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更是接地气、懂种地的“掌柜的”。谈起成立农场的初衷,石嫣坦诚地说,“当初只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吃上有机食物。”7年多来,石嫣采用社区支持农业模式,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稳健发展的“分享收获”农场从最开始的30户会员发展到余户,吸引了60余名新老农人在此工作,累计配送蔬菜超过万斤,减少化肥用量超过30万斤。石嫣介绍说,所谓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就是提倡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连接,是一种“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友好互助模式。生产者在种植过程中采用生态方式种植,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化学添加剂等人工化学合成材料,保证种植食物的健康、安全,消费者则需要在种植之初预付生产者一年的生产费用。不过,这条走有机种植的农业之路并不顺利,不仅有人称她是“傻博士”,劝她“用点农药谁又能知道”,生产中的问题更是不断出现。曾经有合作农户面对猖獗害虫忍不住用了一次农药,石嫣只好要求把那一块地的菜全部拔掉;即便小心翼翼控制温度和通风,因为没有及时打开大棚封口,曾经一中午烧死过一棚西红柿……但石嫣和团队始终没有放弃绿色农业、有机种植的初心。如今,走进“分享收获”运营的蔬果大棚,你可能需要躲闪一下正在忙碌授粉的雄蜂,俯下身捧出一抔土,也许会发现一条正在蠕动的小蚯蚓,而且大棚内部像实验室一样可以控制光照、湿度与温度,这些细节都能体现出土壤的健康以及良好的管理。在石嫣看来,“做农业不是攀登珠穆朗玛,一次登顶就是成功,更像是每一天的修行。”负责“分享收获”农场线上“食物社区”业务的伍松曾经是一名工程师,如今也转行当起了“新农人”。在他管理的“食物社区”中,有来自小兴安岭的野生坚果、阿拉善的沙漠蜜瓜、新疆自然生长的板栗南瓜……这些农产品都通过了考察检测,带有“有机种植”等标签,页面中还会附上产地来源、生产方式描述与农人故事。这个线上销售平台不仅为农人们寻找到了销路,也能给屏幕另一头的消费者更多接触、理解有机农业的机会。像伍松这样转行的“新农人”还有很多,这也是让石嫣颇为骄傲的事。在她看来,“新农人”下乡必须要了解农耕文化、传承农耕文化,对农民这个职业有自信和底气。同时,不一定局限于从事农业生产一线,还可以投身到销售、加工、民宿等乡村二三产业当中。目前“分享收获”农场开起了“新农人”培训班,每年培训五湖四海的“新农人”超过人次,迎来短期参观学习群体几千人次。“如今的‘分享收获’更像是一个‘新农人’的孵化平台,不仅传播社区支持农业模式,也为中国农业培养了更多的‘新农人’和‘返乡创业青年’。”“费功夫去研发蔬果种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作为山东潍坊寿光旺林农业公司总经理,齐炳林与传统印象中“搞农业”的不太一样。眼镜、衬衣、西装,一脸书卷气,显得年轻而有活力,聊起自己的产品更是滔滔不绝。9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即将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的齐炳林在宿舍辗转反侧。出国读博还是回乡创业,成了摆在齐炳林面前的艰难选择。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现在的蔬菜不好吃了?齐炳林一直在思考,在他看来,寿光乃至中国农业的发展,都在经历从产量到质量的转型升级过程。“这就是年轻人施展才华的空间。”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齐炳林做出了回乡创业的决定。“以番茄为例,有些地方种植的是从国外引进的硬果型高产量番茄品种,因为保质期长,耐储存,很受商贩和农户喜欢,但其口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回乡创业的齐炳林下定决心要从育种开始,种出口感好的蔬果。公司里的一些员工觉得培育种子成本高不划算,但齐炳林顶着压力做了起来。他主动找到了一些高校进行合作研发。“现在国家鼓励科研院所的老师将成果融入农业发展中。老师们可以在实验室研发种子,然后我们在农田里进行种植筛选,品种表现好的,反馈回去,改良后,变为成果。”齐炳林说,作为刚起步的小企业,如果自己掏钱建实验室作研发,成本太高了。“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到农田中是双赢。”这些年来,公司累计投入科研资金余万元,与国内外多所高校、研发机构保持合作关系。年,公司新推出一种小番茄,宣传口号就是“小时候的味道”。甫一面市,就一炮打响,供不应求。“育种最熬时间,等待的过程很令人焦虑,很多东西都不可控,所以不能急功近利。”齐炳林说,好种子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它们不仅仅是企业盈利的工具,更是可以把整个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带动起来,提高农作物的附加值,最终受益的是农户。公司自成立以来,辐射带动了周边十几个村镇的蔬菜生产和农民致富。“现在我们的新品种,一亩地产一万斤,按5块一斤卖,一亩地农民纯收入有两三万元。”齐炳林说,“费功夫去研发蔬果种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些年,公司的业务以种苗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主,帮助客户种出来、卖出去。现在,齐炳林正在把公司的体系框架转到互联网的线上平台,向全国发展。“有人认为,农业走到尽头,没什么新意可以挖掘了,但在我看来,农业发展才刚刚开始。”今年36岁的齐炳林,念头很坚定。“在生态与高效中寻求平衡,农民可以安心务农”“你看这些土壤,经过多年改良,已经具有良好的特性了。”说着,王洪健随手从脚边抓了一把湿乎乎的泥土,又用手指轻轻捏散,深色的泥土松散而有黏性,仿佛浸润着一层淡淡的油。6年前,“海归”硕士王洪健回乡当农民,如今已对土地有难以割舍的情感。“头两年不会做,第一年投入70多万,但是到年底一算,总收入才0多块钱。”回想起年创业初始时的情形,35岁的王洪健记忆犹新。王洪健的团队有“一多一少”,海归高学历多,有农业产业经验的少。为了补短板,王洪健开始带领大家学习最基本的种植养殖知识。另一方面,高学历也给团队带来了巨大的优势。“我们更擅长从经验中提炼理论,建立模型,规范方法,这是我们有别于传统耕作的最大特点。”王洪健说,团队常常像学术讨论会一样,组织“头脑风暴”,对田间生产的不同变量进行分析研判。从年到现在,王洪健和伙伴们已经在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流转土地多亩,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科普示范园”,解决周边近百户农户劳动力就业问题。年园区完成养殖类国家级“有机认证”。废物循环利用,达到少排放乃至无排放,是王洪健团队追求的目标。为了更好解释什么是循环,王洪健领着记者来到一间鸡舍。高高的栖架下面,有厚厚一层由蛋壳等各种物质组成的垫层,这叫“生物床”。“鸡喜欢站在架子上,鸡粪就掉到生物床上。一年之后,这个垫层就成了有机肥原材料。”王洪健说。除了循环,还有立体。在果园,一亩地被利用成了三亩。团队成员文少榕说:“果树利用上层空间和50厘米以下深层土壤,表土50厘米以内是蔬菜吸取养分的地方,树下进行家禽养殖。平衡好果、蔬、鸡的数量以及土地的利用,实现集约化生产,亩均产值才能够达到更高水平。”因为循环,所以生态;因为立体,所以高效。王洪健的基地产量不低,价格也高出一筹。一亩地稀植果树30棵,理论年收益1万元;养殖家禽,理论收益也有1万元;再加上几茬蔬菜,按照一年元计算,一亩地收益将超过两万元。王洪健说,实际上,园区内示范性种植养殖,亩产综合经济效益已经突破万元。这一切,让王洪健开始觉得,自己除了种植和经营,还可以为农民做些什么。“传统农业很难让农民获得高收益,比价效应差让农民无心务农。”王洪健说,他和团队想探索一条适合大部分农民家庭的种植模式,“让更多人知道,可以在生态和高效中寻求平衡,农民可以安心务农。”年,王洪健和团队在16个湘西村寨建立了23个“精准扶贫”实验点,结果,实验点亩产效益突破了元。湘西花垣县龙孔村在王洪健和团队的帮助下,成立了“桐木寨生态农业合作社”,发展生态农业基地多亩,建起了稻鱼共作系统、林蜂共作系统等立体农业模式,合作社社员的人均年收入突破了2.4万元。《人民日报》(年02月09日05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22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