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卖出10万元供不应求,这些动物堪比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m.sohu.com/a/821483864_121879823

但凡有商业价值的动物几乎都逃不过大量养殖的命运,普通大众也因此吃上了以前吃不起的各种“高端食材”。

然而有一些动物,明明有极高的商业价值,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却几乎没有人养殖。

这些动物究竟都有哪些?为何明明是“聚宝盆”却没有人养殖呢?

林麝

“林麝”这个名字或许你不熟悉,但是它的另一个名字“獐子”你一定听过。

林麝正如其名,可以分泌出一种珍贵的天然香料——麝香。

麝香是四大天然香料之一,香味持久,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价格十分昂贵。

这种香中之王,不仅是中药重要组成部分,还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工业。

一克的市场价高达元,一斤的利润就高达10万元左右,堪称软黄金。

对这样千金难求的物品,许多商人和投资者蠢蠢欲动,纷纷投资林麝养殖。

然而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这看似容易发家致富的生意,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林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想要养殖需要获得专业的许可证才有资格。

养殖过程中的第一个难题是林麝敏感脆弱的体质,它极易感染疾病,需要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精心呵护。

然而新手养殖者往往缺乏检疫防疫方面的知识,一旦疫病来袭庞大的经济损失在所难免。

林麝对环境要求较高,符合林麝习性的养殖场地遥远僻静、幽深绝密,光是场地建设就要巨资投入,这无疑增加了参与门槛。

就算建成养殖基地,也面临巨大的输入成本,如保障充足优质的饲料,医疗及检疫设备的配备等。

最后也是最大的阻力来自林麝本身生殖和生长周期的限制。

它体型娇小,每次生产仅一胎且成长缓慢,三五年才能形成规模化的群体。

这对许多想要快速获利的投资者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看似轻而易举的发家致富之道,其实困难重重。

当下多数林麝养殖企业,要么守着老本小打小闹,要么竭尽全力苦苦支撑,整个产业现状不容乐观。

孔雀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孔雀是神秘而高贵的象征,它那独特的外表与古老典雅的举止代表着美德的化身。

孔雀开屏时翎羽盛放美轮美奂,见过此景的人都对孔雀喜爱不已。

目前蓝孔雀分布广泛养殖技术成熟,数量众多,没有灭绝的风险。

然而,这看似神圣不可侵犯的生灵,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却悄然产生了变化。

它变成了一类可食用的经济鸟类,被养殖者视为鸡鸸边的替代品,希望从中获取丰厚利润。

作为新兴的食用禽类,孔雀鸡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一些高档酒店和餐厅的青睐。

数据显示,每千克的蓝孔雀肉平均售价在-元左右,远高于普通家禽,市场前景可观。

你是不是以为价格这样昂贵的孔雀让养殖场赚的盆满钵满?然而事实却是养殖者都面临着重重困境。

高价的背后是巨大的投入,光购置种雀的成本就高达数万元。

加上后续的场地、设施、聘工等支出,启动资金至少在50万元以上,对许多种养户来说难以承受。

更难的是销路,中国餐桌上猪牛羊肉主导地位未变,以孔雀为主菜的饭店寥寥无几。

产能远超过了消费力,使不少养殖者陷入严重的销路不畅和资金短缺。

可以说,孔雀养殖就像一场豪赌,巨资博弈未知的市场。

目前为止,进场者屈指可数退场及倒闭的也不在少数。

在中国乡村,驴是一类家喻户晓的动物。

它们不仅勤劳能干,更能提供肉、皮、骨、血等多种珍贵产品,全身上下都是宝。

以骨提炼的驴皮胶,就是名贵的中药补品阿胶,数据显示每斤阿胶的市场价高达7万元。

其他如驴肉、驴奶等也都价值不菲,一头成年肥驴的价格更是上千元,这无疑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有前景的行业。

然而在种养殖中,驴子们似乎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经济价值”。

驴成长缓慢,从新生驹到能上市出售至少需2-3年时间,这对很多人来说投入产出比过低。

驴的饲养管理相对复杂,从配餐蛋白、监测健康到清洁消毒都需要专人全程跟进,细微疏失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或肠胃疾病。

再有就是驴的增值空间被严重挤压,以皮制胶的方式虽利润可观,但每只驴就那一身皮,要形成商品规模无疑需要巨大的规模。

最后也最重要的是,驴产品的销售市场并不广阔。

驴肉驴奶能打开的普通餐饮渠道有限,主要消费群体仅限于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及高端客户。

市场空间有限大大影响了相关养殖业的发展。

简而言之,驴的确是一块宝,在多重困境的夹击下能否开辟销路找到资本活水之源,仍有待从业者挖掘。

信鸽

信鸽这种小巧灵动的飞禽,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忠实伙伴。

在古代它是传递訊息的使者,在今天它又扮演了全新的角色——竞技体育的一员。

为了培养优秀的赛鸽,人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培育,教信鸽学会特定路线的记忆和辨识能力。

表现突出的信鸽价格高昂,拍卖价格不菲。

我们不禁想到,既然信鸽价格这么高昂,我们为什么不大规模繁育呢?

理论上这是可行的,赛鸽本身和它们的粪便都具有利用价值,完全能够产生一个产业链条。

然而现实却给人迎头一击,养殖户在实践中困难重重。

首先需要巨资购置优质种鸽,并聘用专业教练进行长时间训练,单就人力和钱力成本来看已令不少从业者望而却步。

其次是信鸽的管理非常麻烦,要求高且不能有任何疏忽。

它们极为敏感,需要在安宁静谧的环境内生活,这对养殖场的选址和日常操作都提出了高标准要求。

稍有疏忽就面临信鸽离群、迷路甚至断绝归巢的风险,损失惨重。

产品的销售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拍卖一只信鸽可以数万计价,但向谁销售在何种渠道实现,这都需要养殖者花费巨大精力去开拓。

市场前景尚待发掘是信鸽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信鸽养殖还不够成熟,能否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找到平衡点,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结语

作为投资者,高风险与高收益相伴而行,既要看到事物的前景和市场,又要能够分辨其风险的高低。

只有综合分析权衡利弊,才能抓住机遇获得成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8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