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玉米价格飙涨后高位运行,或挤压下

来源:时代周报

  玉米价格再创新高。

  作为我国三大主粮之一,玉米也是各类家禽的重要饲料来源,近年来一直是市场   卓创资讯监测信息显示,以山东某深加工企业为例,3月2日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达到近期最高位元/吨,此后出现下降趋势,4月2日创下阶段新低元/吨,一个月之内价格累计下跌元,跌幅高达11.36%。此后迎来反弹,4月9日收购价为元/吨,近一周之内累计上涨元/吨,涨幅达5.49%。

  近期玉米价格虽有回落,但也还在高位运行。4月13日,全国玉米均价为为元/吨,较一周前4月6日的元/吨上涨43元,涨幅为1.57%。其中,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主流区间位于-元/吨,个别较4月12日小幅调整10-20元/吨。

  玉米价格上涨或受供需关系影响。

  从供给端来看,种植面积减少及成本增加,造成玉米产量下降。/21年度,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告,中国玉米播种面积.4万公顷,比上年度减0.05%;产量万吨,比上年度减0.04%。同时,国内多数地区基层农民玉米销售完毕,潮粮销售进入尾声,市场新粮有限,深加工企业到货量持续偏低,玉米粮源供应正逐步收紧。玉米价格迎来反弹,部分企业报价呈现上涨态势,对市场形成支撑。

  此外,在玉米依然存在缺口的背景下,贸易企业等收购主体看好后市持粮待涨心态普遍存在,其屯粮惜售心理也影响着玉米价格。

  天风期货研究所农产品研究员徐婉秋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近日由于产区售粮环节临近尾声,同时前期价格大幅下跌至贸易商囤粮成本,惜售情绪使得现货价格带动期价出现小幅反弹。替代谷物价格及贸易商囤粮成本,均为短期内玉米价格的底部支撑,预估集中于-元/吨之间。

  从需求端来看,由于畜牧养殖持续向好,生猪存栏增加,肉禽、蛋禽存栏仍处高位,饲用玉米需求量加大。在深加工也保持高收购的背景之下,市场玉米陷入短暂供给紧张局面,推动玉米价格上涨。

  4月9日,中国农业部上调了/21年度玉米进口量预估值,预计将进口万吨玉米,较上月预估的万吨翻了一倍,这也反映出国内玉米价格上升后,市场对玉米的实际需求。

  在价格飙涨之际,玉米上下游企业面临高成本压力,加工利润大幅萎缩,直接影响了下游企业和养殖户的需求,饲料价格也水涨船高。

  2月初,南充光大等企业上涨饲料价格-元/吨。而海南省饲料兽药行业协会也在1月30日发布关于调整饲料产品价格的通知,猪鸡鸭鱼料等全部饲料上涨元/吨。

  “对上游的基层农户而言,玉米价格上涨,无疑增加了农户的种植利润,提高了来年的玉米种植积极性,扩大了玉米种植面积,若无重大天气影响的情况下,新一年度玉米产量将会有所增加。”徐婉秋对时代周报记者称,对下游的饲料及深加工企业来说,玉米价格上涨将会抬升企业原料成本,挤压企业生产利润,若企业将产生亏损,则部分企业会制定期货套保方案来锁定成本及利润,而另一部分不参与期货市场的企业也会选择相应的应对方案来维持经营。

  “对于饲料企业,选择更具性价比的进口玉米或替代谷物,调整饲料配比是较为合理的方式。对于深加工企业,因可替代产品较少,则大多企业会提高产成品价格以应对成本的提升,若终端接货不畅,则企业或将考虑停产检修等经营方式。”徐婉秋补充道。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为应对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下游相关企业也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方式,主要包括采用价格较低小麦稻谷等替代玉米作饲料、对相关产品进行提价、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减少饲料浪费,以及加强与大型战略供应商的长期稳定合作等。

  4月9日,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农产品供需情况分析。从需求来看,生猪产能继续恢复,饲用需求稳定增长,但高价格也将对玉米总体消费形成一定抑制;从供给来看,农户和贸易商手中余粮加快消化,玉米及替代品进口有序到港,超期储存稻谷饲用增加,市场流通粮源较为充足,新季玉米种植意向明显增强,也有利于市场预期稳定。

  “我国玉米生产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调减面积、稳定面积,现在是提高种植面积,为需求的稳定奠定了基础。”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总体来看,我国玉米供求相对稳定,未来价格趋于上涨,但市场价格波动不会太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