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秋季养生,请注意容平二字
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有一段话很多人都听说过,那就是:秋三月,是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这段话,一直被视为秋季养生的圭臬,但很多人对此也有点不能理解。不说其它,就说其中的“容平”二字,就有很多种解释,我粗略在网上查了一下,说什么的都有,但很多的解释都是错误的。
比如一个排位比较高的解释,认为所谓的容平,就是指自然界的植物到了秋天之后,都已经到了最茂盛的季节,这就是容平。
对于这样的解释,只要稍微懂得点古文,甚至都无需有多么高深的中医基础,也会表示怀疑。从字面上看,容平和植物茂盛有啥关系?
虽然这个解释从“实证”上看确实没有问题,大部分的植物,夏末秋初确实是最茂盛的阶段,所谓物极必反,它们也未必是一到秋天就枯萎落叶的,一定是需要有个过程。
但在我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容平,肯定不能这么去理解,如果把容平理解为“植物最茂盛”,那和后面的内容有何关系,顶多就是描绘一个现象而已。
我的理解,所谓容平,我们可以分开来看待,“容”指的是容受、接受,甚至可以进一步拓展为“使……达到”。
而“平”指的就是平和、祥和、安然之类的境界,和“争”相对,通俗地说,或许就是那种不争不取、无欲无求的境界。
这样理解了容平二字,我们才可以继续探讨后面的内容,也才可以知道我们真正的秋季养生。
因为到了秋天之后,天气开始变得“急”,这里的急未必单纯指急躁的急,而是指一系列不平和的趋势。而地气也开始清明起来,没有了春夏两季的水雾弥漫。
所以,到了秋天之后,我们看到的景象更多了一份清朗,就像眼镜上的水雾被擦干净一般。
这样的气候对于人体气机的影响也是需要注意的,为什么古人常说“伤春悲秋”?人们在秋天会更容易滋生悲伤的气氛?这和自然界这种“急”的天气和“明”的地气是分不开的。
不管说什么,我们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达到“容平”。
怎么才能实现容平?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就是《黄帝内经》给出的一条明路。
进入秋天之后,开始慢慢进入昼短夜长的时候,但为什么还是要早卧早起呢?
这既是一种避免熬夜的作息,更是为了避免“急”的天气影响自己的气机,和鸡这种家禽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为什么特意指出是“与鸡俱兴”?
因为从五行上分析,鸡的五行刚好也属金,和秋气是对应的。内经的养生之道最讲究顺应自然,属金通秋的鸡,它的作息习惯就更符合自然之道,所以才让我们与鸡俱兴。
这一点,就像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一样,或者说鸡就是人们秋季养生的“带路鸡”。我们人类难以感知最深奥的自然之道,就参照鸡的那种动物本能去做就行了。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这么做的目的,都是为了尽可能让自己心境平和、气机安详,从而远离怨忿悲伤,这样才能脏腑安宁,气机调和,这就是秋季养生的容平之道。
而很多人宁愿把容平理解成一种被动接受的事物,却不肯把容平当成主动追求的目标,这就是养生境界的区别了。
如果只是被动接受,那种“平和”就可能会出现,也可能不存在。
但如果当成一种主动的手段,“平”就总会有实现的一天,这样才能顺应自然,尽终其天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