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的男耕女织,在古代真正目的到底是什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为经济支柱,所以“男耕女织”一词,使用极为频繁。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理解“男耕女织”所包含的历史真相呢?

男耕女织更为准确解释应为;男人主要是下田种地干活,女人主要在家织布,主要两字不能掉。具体一点就是:男人除了种田以外,还要养牛作为力役,养家禽以供肉食,烧窑制作锅、碗、瓢、盆等等。女人除了织布外,还要种菜、采摘、照顾家庭等等。

这种经济模式或者说家庭模式一直都是儒家士人所提倡的。认为只有这样家庭才能和睦,生活才能越过越红火,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说是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在一个家庭中,女人负担的就比男人少吗?只怕未必。如果古代的士大夫真的希望农民家庭能够生活的越来越好,那么自然是夫妻携手,共同扛起担子,才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足红火。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给女人授田,甚至让女人读书,出来做事。当女人也能够顶门立户,支撑家业,不是更加顺理成章的嘛。至少能够让家里多挣一点钱,让日子过的更轻松一些不是嘛。

说到这里就有一个有趣的点了,在古代越是饱学之士,有德耆老,就会越加讨厌女人出来做事。恨不得女人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莫非这里面有什么难言之隐,又或者,单纯是因为儒家的纲常习惯吗?哪不妨多问一句,这纲常又从何而来了。

古代不给女人授田,不把女人当成人,是不是家里头就必须有男丁顶门立户?我们假定一个情形,假如你的家中拥有千亩良田,需要五十户佃农,帮你耕种,每年将一半的收成交给你,你就可以坐亨其成,舒舒服服过日子。这时候你想的是什么?是不是要让这五十户永远都给你当佃农,永远都不要改变?男人耕田,女人在家操持家务,男人要照顾妻儿,无法离开家庭,也就一辈子当佃农,甚至生生世世,都是如此!

可若是女人也能顶门立户,支撑家业,又会怎么样?每年除了耕田收获的时候,男人都可以放心出去做事,挣些钱财,改善家中的生活。或者干脆一些,男人留下了耕田,照顾家里,女人出去赚钱。不管如何,这个家都会越来越好,积累的钱多了,就可以置办土地,或者送孩子读书,辛苦了一辈子,下一代人或许就可以改换门庭。这样的结果自然是哪些标榜正义的士大夫所不愿看到的。

不给女人授田,把女人拴在家里。其实更是将女人和家庭,作为一道枷锁,反过来拴住男人。把男丁固定在土地上,让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无瑕他顾。最后有利的自然是掌握大量土地的士绅。有趣的是,士大夫标榜耕读传家,但是他们又有多少真正下地种田呢?你们老老实实耕田,供养我舒舒服服读书,或许这就是耕读传家的真正含义吧!

所以这其中的一切,更多的是士大夫互相宣扬出来,维护自身这一阶层的利益而已。所以才会有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这些畸形的言论,从精神到身体来禁锢女性,限制女性在古代社会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8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