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道篇致良知知行合一

可能我们众所周知的是阳明龙场悟道,也知道他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这些朗朗上口故事性的东西,不应该是我们读书仅仅有的目的和态度,浅尝辄止固然能解一时之渴,当大病来临,你只能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阳明是怎么悟道的?怎样才能“致良知”?怎样才能“知行合一”?怎样才能“致良知、知行合一”。这才是我们应该去思考的,圣人之路其实就是普通人之路,不同的是他们会高高山顶立,同时还会深深海底行。而这些也就是我们这期要聊的四个内容。

宋朝的朱熹很推崇《大学》,将其中“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作为古人读书做学问的次第。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理字,人要了解每一件事物的理才能达到知。单凭这一点朱老夫子就犯了两个错误,第一,天下的事情多如繁星,人的一生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怎么能穷尽事物的理呢?庄子就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如果你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定会失败的。第二,单纯这样追求知识却不去实践,这样也丝毫无用。

阳明思想精华是

致良知、知行合一

而解释这两个词的有三句话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原是两个字说功夫,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

而我们的这一期的文章就从这四句话开始延伸,这其中难免会有枯燥和颠覆,你们保持一颗平常心来读就好。

致良知

良知这个词看起来熟悉而陌生,我们似乎遗失了很久,它是一切行为的动机,如果没有良知,就会麻木,麻木了就会不仁。痛哭流涕是有良知的,冷漠与麻木不仁是很可怕的。教育的良知不是教书育人,而是就业挣钱,学生杀老师就很正常;医疗的良知不是救死扶伤,而是挣钱编制,医患矛盾、疫苗事件就会屡见不鲜;公职人员的良知不是服务大众,而是升官发财、业绩形象,官民矛盾也不必大惊小怪;商人的良知不是义中取利,食品安全、住房保障都是无稽之谈。这些加起来就会让这个社会没有了良知,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就会接踵而至,这些种种就会反过来变成社会矛盾,变成那些报复社会的借口。

阳明告诉我们四句话,只有这样做才能“致良知”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能善能恶,要达到良知就要对我们所涉及到的事物实行为善去恶。这说起来非常简单,但要做起来是很难的,我们一说起要怎样怎样的时候,可能回应最多的就是三岁小孩都知道。但很多事情不都是三岁小孩都知道,八旬老人做不得吗?孙子拉回闯红灯的奶奶,因阻止插队却遭爷爷狂揍的小姑娘,这样的事情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身边。

但现在问题来了,知善知恶就是良知,那么我们怎么去知善去知恶呢?良知又怎么能在知善知恶的情况下显现呢?这些问题阳明还是不太究竟,这或许就是后世一提起他的理论就会第一反应出唯心论的原因吧。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我们怎么“知”这个世界的。首先是大千世界各个事物主动呈现的样子,对于我们来说这称之为“所知”。这是高楼、那是大河,蝼蚁的生命很短,彭祖的寿命很长等等。其次是我们以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去主动感知这个世界,我们称之为“能知”。因此“所知”、“能知”,就构成了这个“知”。但是这样构成我们的知就是真知吗?不尽然。

首先是“所知”,你说30层是高楼,但相对于层的就是矮;你说蝼蚁生命很短,但相对于“朝菌不知晦朔”,它就很长寿;你说彭祖活了岁是长寿,但相对于上古以八千岁为一个春季,以八千岁为一个秋季的椿树,他的寿命就很短。大多数事物不会主动呈现出原来真实的本质的,就如你所看到的被过滤掉的新闻,如果拿“所知”当做我们认知世界的一个标准,就会陷入“所知障”。

其次是“能知”,眼看为色,耳听为声,鼻闻为香、舌尝为味,身感为触,意思为法。我们由这“六根”这感知就构成了色、声、香、味、触、法这“六识”的认知。“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是个五十步笑百步的词语,因为你眼见的不一定为实。你说这是绿色是对,色盲患者说这是蓝色也没错。你说榴莲很臭,他说那很香。等等等等,到底我这个慌乱的无标准的心哪一个才是真的呢?佛法告诉你要“无所住而生其心”。什么叫“住”呢?就是你在“六根”上住了“贪、嗔、痴、慢、疑”这五毒,那就顺理成章地使你“六根”产生的“六识”不是真实的。

怎样才能“无所住”呢?就是去掉这“五毒”,当你去掉了“五毒”,真实的心就自然显现了。但佛教不会教你去直面“五毒”,而是通过修行,修行达到了,五毒自然褪去,五毒褪去,光明心自然显现。那么问题又来了,怎样修行呢?佛法告诉你要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将自己财物布施于他人,贪心自减;规范自己的言行,以法律法规要求自己,嗔恨心自减;学习般若智慧,痴心自减;持戒、忍辱,慢心自减;精进、禅定,疑心自减。

做到了这些,我们就会知善知恶,就会致良知。

知行合一

行的功夫是何其重要,而又有多少人是光说不练呢。首先我们来看阳明的第一句: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他认为知和行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先后顺序,当你有知时,这就已经成为一种事实,而这种事实早已有行的意思在里面。比如某人知道孝,知道悌,必定是已经行孝悌之事。知而不行是未知,这句话说得太好了,心里知道孝悌,却不做孝悌之事,那就是未知。就如很多人认为自己给父母好吃好喝供着就认为是孝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单纯是这样就和养家禽无区别,没有带着尊敬心去养,那就是养而不孝,是为畜生也。这并不是知而未行,而是从未知罢了,如果是知行合一,就不会表里不一了。因此这句话是在讲,知和行没有先后顺序,是同时产生,知而不行是未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乍一看和第一句矛盾,其实并不如此。他是从心理历程上讲述知行合一的。就如同你要划船到河对岸,但首先你要有船才行。他认为想要知一件事,必须意念先要涉及到,如果没有涉及到,就不会产生知,这就是知是行的主意。我们大多数知识是从书本里来,而书本知识必定是作者亲身践行考证得到,例如《史记》是司马迁历数十年时间,亲历名山大川,访问学者先知考证得来。其实这句话也间接地告诉我们行的功夫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行而凭空臆想出来的知,也不是真知。这就是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再次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我们不能拆开知和行去单独谈某一方,如果这样就会陷入极端。

阳明认为当我们的行做的明觉精察时就自然知了,知的真切笃实就是行了,它是两个字同时阐述一个功夫。他认为行而不能明觉精察就是冥行,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的不真切笃实就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如果我们只是埋头苦干,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就是不知,就是学而不思则罔。如果我们对每一件事都是高谈阔论,当作口头禅一样,却不敢迈出一步实践,就不是真知,就是思而不学则殆。因此阳明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功夫,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

致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知行合一。二者如果拆分开就会产生以下两种极端,没有良知的行,就会利用科学的手段祸害世人,地沟油没有博士水平是炼不出来的;没有行的良知,就会愚昧迷信,那些IS组织不正是这样吗?因此有两种人是极为憎恶的,没有信仰的博学多才和充满信仰的愚昧无知。

致良知其实是最难得,良知与否,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重要标准,用我们的良知去指导知和行,那么你就会是个人格完美、生活精进的人。

汤飞凡:他研制出独立稳定的牛痘疫苗,将天花病赶尽杀绝。中国自己的狂犬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世界首支斑疹伤寒疫苗均出自他手。年,汤飞凡受迫害自杀身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6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