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年说画猪曾倍受画史冷落的ldquo

猪年说画猪:曾倍受画史冷落的“六畜之首”

赵春秋

是猪年,我们一起聊聊画猪,盘点一下中国古代绘画史,古往今来,以动物入画者相当多,画牛者有之,画马者有之,画虎者有之……这些家畜走兽常成为艺术家们精神、情趣、志向和理想的寄托,比如牛的任劳任怨,马的勇往直前,虎的豪气威猛等等,而猪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名列“六畜”之首,却在画史中没有一席之地,备受冷落。

唐韩干《照夜白图》

宋李公麟《五马图》局部

元赵孟頫《秋郊饮马图》

元赵孟頫《饮马图》

清郎世宁《八骏图》

唐韩滉《五牛图》卷

(传)唐戴嵩《斗牛图》

所谓六畜,也就是猪、牛、羊、马、鸡、狗。古人把六畜中的马、牛、羊列为上三品,马和牛只吃草料,却担负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是生活劳动不可或缺的帮手,理应受到尊重。在绘画史中,马画是重要的一科,自唐以后,历代都有画马名家及名作传世,如唐代韩干、宋代李公麟、元代赵孟頫、清代郎世宁都是画马高手。牛入画虽不如马画那样繁多,但唐朝韩滉创作的《五牛图》位列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另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绢本水墨《斗牛图》传为唐代画家戴嵩所画,至于是否是戴嵩真迹还有争议,从其画风观之,此作或属明中期以前辗转流传的摹本。羊性格温顺,在古代象征着吉祥如意,古人根据“羊”而创造了“美”“善”等字,来表现中华的美德。人们在祭祀先祖的时候,羊又是第一祭品,受到男女老少的膜拜。羊更有“跪乳之恩”的美德,尊其为上三品,理所应当了。羊的形象也出现在众多经典名作中,如唐周昉《蛮夷执贡图》、南宋陈居中《四羊图册页》、元赵孟頫《二羊图卷》、明朱瞻基《三阳开泰》等等。

唐周昉《蛮夷执贡图》

南宋陈居中《四羊图册页》

元赵孟頫《二羊图卷》

明朱瞻基《三阳开泰》

清郎世宁《开泰图》

宋赵佶《芙蓉锦鸡图》

宋佚名《子母鸡图》

北宋王凝《子母鸡图》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南宋李迪《猎犬图》页

清郎世宁《十骏犬之茹黄豹图》

而鸡、狗、猪为何沦为下三品,也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鸡在农业社会的家庭经济中,只能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尽管能司晨报晓,但与牛马羊相比,也只能沦为下三品。鸡谐音“吉”,吉祥的寓意使之成为画家钟爱的题材,历代善画鸡者若云锦。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绘《芙蓉锦鸡图》,传为最著名的艺术皇帝宋徽宗赵佶所绘是我国经典传世名画之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代佚名《子母鸡图》,极其写实,生活气息非常浓郁。而同样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北宋王凝《子母鸡图》可谓是臻于形神兼备的境界。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忠于职守,但从古流传下来的成语看,狼心狗肺、狗急跳墙、鸡鸣狗盗等等,没有一个是褒义的,可见当时狗在人们心中形象不怎么好。不过,狗作为人们的伴侣动物,其形象在中国画最早出现是在唐代的人物画中,例如辽宁省博物馆藏周昉《簪花仕女图》中,两只哈巴狗与主人在庭院中奔跑游戏。宋代花鸟画获得空前发展,单独的犬画开始出现,现藏于北京故宫的南宋李迪《猎犬图》即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作品。猪体大笨重,仅有“庖厨之用”。也许因其功能过于单一,地位低下,在古代美术史发展中,尤其是绘画发展成熟的阶段,它的身影便鲜少出现了。

河姆渡猪纹陶钵

其实,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华夏的土地上就已开始饲养猪、狗等家畜。原始绘画艺术中也很早就出现了猪的形象,浙江省博物馆的馆藏珍品猪纹陶钵,年于河姆渡遗址发掘出土,整个器形呈长方形,四角弧圆,平底,夹炭黑陶制成。器高11.6厘米,长21.2厘米,宽17.2厘米。在钵外壁分别以写实的手法,均匀的线条刻绘了猪纹,该猪双目圆睁,头向前垂,四足蹒跚而行,正在寻觅食物,整个造型形态逼真。长条形的腹部微微发鼓,身刻圆圈纹和叶纹。猪的鬃毛簇立,小尾下卷与身腹上的图案混为一体,相当协调。这种艺术处理,充分反映了距今七千年前河姆渡人艺术构思的奇特和审美情趣的淳朴。从这个猪的刻绘造型,表明了河姆渡人在原始绘画艺术的技巧上已相当熟练,绘制的笔法也十分简练,不仅形象逼真,而且神韵天真。

诸城前凉台汉画像石

如果我们追寻中国绘画的源头,汉代画像是一个不能错过的重要环节,汉代画像常常绘制在丝绸、陶器、漆器、墓壁上,也雕刻在砖瓦与石头上,后两者被称为画像砖和画像石。汉代砖像砖和画像石中的猪形象虽不多但也常见,在河南、山东、四川等地都有出土,诸城前凉台汉画像石上的庖厨图中,杀猪图位于整幅画像的右下方,一人双手棒赶猪,其下一人双手拉住拴猪的绳子;猪尾下一人右手持刀,准备给猪放血,猪头下有一盛猪血用的盆,生活气息浓郁。河南密县汉砖“虎猪戏”画像,画面右侧为猪,左侧为虎。表面上看去虎、猪皆怒毛直竖,若仔细观察,两者的眼睛则喜悦之至。山东肥城出土的汉石画像,画面上一翼虎张牙舞爪扑向野猪,野猪作恐惧退缩状,猪侧身向左,虎在下方侧身向右上,说明虎是从侧面偷袭而来的,形象动感十足,生动活泼。

敦煌石窟第窟(西魏时代)群猪

沿着绘画史发展的脉络,我们在敦煌石窟的壁画中也发现了猪的身影,第窟(西魏时代)窟顶北坡东下角,用白描画法表现山林间的一群野猪。图中一头母猪带领六头仔猪奔走觅食,线条简洁流畅。

中国绘画在隋唐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人物鞍马画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先后成熟,花鸟与走兽也作为一个独立画科引起人们注意,可谓异彩纷呈。很遗憾,在现存的史料以及传世的隋唐时代名作甚至后世的摹本中,却完全没于关于猪画的记载。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一幅有猪形象出现的作品,是在宋代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中。有人大概统计过,《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人,包括马、牛、毛驴、骆驼等在内的动物头。在这头动物中,猪一共是七头,在街上大摇大摆地行走,旁若无人,没有丝毫惊慌,估计经常出入于大街小巷,看品种,应该是“绿色无公害黑色土猪”吧?!

南宋牧溪《猪头和尚》

虽然有幸入画国宝级的《清明上河图》,毕竟只是毫不起眼的配角,猪被画家们冷落的状况在南宋及以后并没有什么改观。根据现有的资料,牧溪和尚或许是南宋时期唯一一位画过与猪相关作品的名家,他所作《猪头和尚》如今还有摹本传世,或作头戴煮熟的猪头(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或手捧猪头大嚼,以示打破佛教的清规戒律。不过,这只是一种隐喻,画家的重点也不在于猪形象的描绘。

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明代画家仇英所作《清明上河图》(辽宁博物馆藏)中,各种动物频繁出现,羊甚至入镜了好几次,却难以觅到一只猪的身影,我们只能从一家肉铺的招牌上找到它的存在感——“本店宰赁猪羊”。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沈源《清明上河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院本《清明上河图》中,终于出现了两处猪的形象。一处是三个人赶着一群肥猪行走在河岸边,这是要送去屠宰的节奏呢,好可怜!另一处是一猪一羊被绳子拴在一辆载人的牛车后,跟随着行走,车顶上还站着鸡鸭,似乎是一家人在搬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沈源纸本淡设色《清明上河图》,基本上是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的白描版,猪的形象也基本上是一样。

清徐扬《姑苏繁华图》卷局部

清代宫廷画家徐扬为乾隆皇帝创作的大型文化献礼工程《姑苏繁华图》中,有一个妇女人,正在喂猪,五头肥壮的猪摇头摆尾奔向食物,颇有生活气息,原来那时的猪,并没有猪圈,是散养的啊!

晚清画家居廉居巢兄弟并称“二居”,是开岭南画派先河的大家,他们注重写生,多以岭南物产入画,前人从未涉足甚至一般人见所未见的动物植物,都是他们描绘的对象,画路极宽。居廉丁亥()年所作《墨猪》镜心,画两肥猪同槽争食,笔墨简练,造型生动,生活气息浓郁,堪称佳作。

居廉《墨猪》

从原始社会到清代,我们只是零星地美术史上找到了这些关于猪的形象,而画论画史中,则更是绝无仅有,宣和画谱卷十三《畜兽叙论》中说:“干象天,天行健,故为马。坤象地,地任重而顺,故为牛。马与牛者,畜兽也,而乾坤之大取之以为象。若夫所以任重致远者,则复见取于《易》之《随》,于是画史所以状马牛而得名者为多。至虎豹鹿豕獐兔,则非驯习之者也。画者因取其原野荒寒,跳梁犇逸,不就羁馽之状,以寄笔间豪迈之气而已。”翻译成白话文,也就是这个意思:《易经》的《乾》卦以天空为象,天空的运行健朗,因而像马;《坤》卦以大地为象,大地任重而顺随,因而像牛,马和牛都是畜兽,而《乾》《坤》至大,却取象于它们。至于探求任重致远的原因,则又见于《易经》的《随》卦。于是画家们以画马牛而出名的就多了。至于虎、豹、鹿、猪、獐、兔等野兽,就不是驯顺的了,因而画家只是采撷它们在原野荒寒中跳跃奔逃,不受约束的情状,用来寄寓笔画之间的豪迈之气罢了。

王梦白《夕阳芳草见游猪》

不过,到了近现代,画猪的名家渐渐多了起来,如徐悲鸿、齐白石、王梦白、刘继卣、黄胄、华君武、黄永玉、韩美林等等,高手辈出,精品频现。以画马享誉画坛的徐悲鸿,画猪也不落俗套,他笔下的猪,以精湛的水墨技巧配合严谨的素描造型,别有风味!白石老人也是画猪高手,他以农民般的朴实、孩童般的天真,加上高超的文人水墨技巧,为我们呈现出既有文人画笔墨情趣,又有田园气息的水墨猪图。有意思的是,处处与齐白石争高下的天才画家王梦白,也善画墨猪,有《夕阳芳草见游猪》传世,夕阳余晖里,一群泼墨而成的猪游弋于萋萋芳草之中,闲适潇散,诗意盎然。刘继卣笔下的猪,形象生动准确,笔墨洗练简约,不愧是为万物传神写照的国手。黄胄先生虽是以画驴名世,但其它动物也颇擅长,他笔下的猪以速写入水墨,生动传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没有深厚的生活基础,绝难为之。至于华君武、黄永玉、韩美林三位先生,或以漫画画猪,或用装饰画造型,各有所擅,曲尽其妙。

徐悲鸿作品

徐悲鸿作品

徐悲鸿作品

徐悲鸿作品

在古代文人画家眼里,猪的形象粗蠢笨拙,难登大雅之堂,所以少见于他们的笔下也就正常了。在当代画家眼里,猪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牧猪”“喂猪”等题材,可以表现动物和人类的和谐共处,赞美生命的美和人类勤劳的品质,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画猪也不足为奇了。在许多人心目中,猪是吉祥、丰收和财富的象征,画猪有喜庆富足、富贵吉祥之意。一年春作首,六畜猪为先!值此猪年来临之际,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扎根现实生活,富有传统笔墨趣味,富有民族审美特色,富有时代精神的以猪为主体的优秀作品,为中国绘画史补缺!

齐白石作品

齐白石作品

齐白石作品

齐白石作品

黄胄作品

黄胄作品

黄胄作品

刘继卣作品

刘继卣作品

刘继卣作品

刘继卣作品

华君武作品

华君武作品

华君武作品

黄永玉作品

黄永玉作品

黄永玉作品

黄永玉作品

韩美林作品

韩美林作品

赵春秋作品猪的四大理想

赵春秋作品五行八作之猪倌儿

赵春秋作品猪年到开口笑

赵春秋作品猪年杀猪何必动粗?

来源:国画艺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7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