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发力促振兴打造广东新典范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梅西镇通过抓排名、促进度,激励各村主动作为、想方设法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畲江镇以创建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点为契机,积极争取债券资金,全面启动美丽圩镇项目建设,破解乡村振兴“钱从哪来”的难题;程江镇以“微改造”为突破口,铺开古塘村茶仔园改造项目,打造全市示范样板村……
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
作为农业大区,今年以来,梅县区上下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在乡村振兴竞技场上赛龙夺锦,多点发力推进乡村振兴。
“我们要坚持以发展精细农业、建设精美农村、培育精勤农民为主攻方向,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力打造广东乡村振兴新典范。”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在日前召开的梅县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上,区委书记温助民掷地有声,吹响了梅县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冲锋号角。
●南方日报记者黄韬炜
通讯员冯森达王雅谭献之
底线思维
以“长牙齿”硬举措推进复耕复种
今年春节期间,城东镇石月村20余亩油菜花竞相绽放,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网红地。眼下,这里再次披上了一层金装,阡陌纵横间,颗粒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稻秆,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
“你是不知道,因为缺水,不久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石月村党支部书记廖国彬告诉记者,为盘活土地资源,村党支部决定进行大胆尝试。
去年底,在村干部的鼓励下,村民们无偿让出了25亩撂荒地。而后石月村在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种植油菜花发展乡村旅游,待油菜籽收成后,该村又发动党员干部以“认耕荒地、共享收成”的形式,带动村民进行复耕复种。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采取这种模式,发动更多党员、群众一起认耕。”城东镇副镇长陈金叶说,目前是种植水稻,之后会通过水稻、油菜花或者其他农作物轮耕轮作的形式,让“良田”回归“粮田”。
在另一头的梅西镇宜塘村,一阵阵“轰隆隆”的机械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处处是繁忙复耕的景象,秧苗泛绿间透着勃勃生机。
“撂荒的原因多种多样,复耕复种还需多管齐下。”梅西镇党委副书记刘龙才介绍,梅西镇的做法一是引进社会资本进行集约化种植丝苗米、百香果、蓝莓;二是发动党员及其家属带头复耕复种;三是每个村至少成立一支复耕复种、代耕代种施工队,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该镇还采取“挂图作战”的形式,每天对撂荒地复耕复种情况进行统计排名,并在镇政府一楼大厅及各工作群进行通报,用数据说话,以结果“论英雄”。
抓好农业农村工作,首先要抓牢粮食安全。这场撂荒地复耕复种攻坚行动正在全区田间地头火热进行,各镇(高管会)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互比互看、互学互促,加快推进复耕复种:白渡镇创乐村、悦一村通过村集体集约、社会化流转的方式,发展蔬菜产业,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水车镇成立4个督查组,采取雨中不停、周末不休的方式,深入撂荒地现场督查,指导各村开展复耕复种工作……
当前,梅县区坚持底线思维,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定出台《梅县区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稳定粮食生产奖补工作方案(—年)》,强化政策奖补,并常态化开展专项督查,严格奖惩问责,落实排名通报机制,以“长牙齿”的硬措施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产出思维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盛夏时节,行走梅县区广大乡镇,满是丰收的喜悦。这头,畲江镇成山村稻鱼共生、稻鸭共生种植基地开镰收割;那头,石坑镇岭村村奈李采摘下树;广阔的田间林下,金柚、水稻、茶叶、果蔬为梅县大地披上了绿装。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作为农业大区,梅县区生态资源丰富、农业基础扎实。立足于此,该区坚持产出思维,在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上下功夫,实施“两园一轴四片区”发展规划,做优畜牧水产、蔬菜、烟叶等传统产业,做强梅县金柚、梅县绿茶等优势产业,全面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梅县金柚”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茶叶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获评国家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一块块“金字招牌”背后,是梅县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质量兴农、绿色富农、品牌强农的决心和行动。
当前,梅县区已培育“三品”认证农产品个,省“粤字号”农业品牌产品26个,完成43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创建,桃尧镇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松口镇、石扇镇被认定为广东省金柚专业镇。
数据显示,年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93.25亿元,比增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万元,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然而,尽管前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这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离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农业龙头企业连农带农辐射能力不足等仍亟待破题。
问题导向,靶向攻坚。不久前,由广东李金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梅县区城东镇建设的梅州柚深加工项目一期正式投产,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年产高纯度柚苷吨,年产值达2.5亿元,带动户以上农户增收致富。
发展柚苷提取,是梅县区发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的积极探索。通过收购农户小果柚进行柚苷提取,可以实现变“成果一次收入”为“小果、成果二次收入”。对企业而言,有了新的加工原料和产品;对柚农而言,有稳定的市场,互惠双赢。
拓展产业形态,推动“接二连三”。当前,梅县区正扎实推进乡村产业社区试点,今年重点打造大黄村金柚产业社区和阴那村、侨乡村文旅产业社区,探索古镇与良田共存、产业与乡村共兴发展路径,培育带动一批产业强村、经济强村。
用户思维
打造各美其美客韵乡村
水面如飘带,山形似卧牛,水天一色的芦陵村,宛若一幅山水画;白墙黛瓦,花木掩映,景随步移,步入古塘村,像是闯进了桃花源;百花映古宅,童谣绘墙面,古色新韵的莲塘村,好似一首田园诗……走马梅县区,一村一景,一村一韵,脚下便是诗和远方。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全力建设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题中要义。
在推进乡村建设过程中,梅县区坚持强基础整治、补民生短板“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在“拆、改、建、管”上下功夫,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回头看行动;与此同时,全面完善村庄保洁和农村厕所、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长效管护机制。
至目前,全区个自然村已达到干净整洁标准,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户,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建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22座,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座。
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梅县区持续推进“1+N”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创建,立足村庄特色,以农耕文化为魂、红色故事为魄、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客家民俗村落为形、创新创意为径,打造三宜阴那、富美芦陵、厨乡玉水、宋湘故居创乐等示范村67个,推进雁洋、畲江、梅西、梅南等美丽圩镇试点,建设松口、松源、桃尧等省际边界示范镇。
花草有致、一季一景的沿线景观,水清岸绿、白鹭纷飞的丙雁大堤,风格统一、错落有致的客家民居……驱车沿省道S线驶入丙雁松美丽乡村示范带,呈现在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客都“富春山居图”。
按照多镇联动、串珠成链、连线成片、集片成带建设思路,今年以来,梅县区聚焦“天际线”“地平线”“水岸线”,围绕“一河一路一树一花一景”,加快推进“三江四线”生态景观廊道和美丽乡村风貌示范带建设,集中资源打造丙雁松连片示范样板,示范带动全域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既要塑型,也要铸魂。
对梅县区来说,唤醒沉睡的古村资源,守住客家之“魂”,是探索文化、产业、旅游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以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为契机,该区正科学统筹资金、广泛发动力量,加快实施松口古镇、水车茶山古村落等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带动各镇活化利用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彰显客家风韵、梅县风情。
■数说
数说梅县乡村振兴
年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25.97亿元,比增5.9%。早造水稻种植面积16.89万亩,金柚种植面积26.2万亩,茶叶种植面积5.54万亩;生猪存栏20.33万头,家禽存栏.22万只,肉类总产2.73万吨,牧业总产值6.84亿元;渔业养殖面积4.55万亩,总产量1.4万吨,总产值1.6亿元。今年以来,梅县区获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入选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梅县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农业农村部考核认定。
党建引领有新活力
村党组织书记%实现“三个一肩挑”,带头成立合作社个、带头发展致富项目个;名村党组织书记中,乡村振兴能人有人,占比71%;名村“两委”干部中,乡村振兴能人有人,占比56.6%。
组织名党员开展结对帮扶,培养党员致富帮扶带头人名,建成党员创业带富示范基地个;选派名党员干部回乡联村,引导名外出党员回乡担任村干部。
投入多万元推进3个中组部红色村组织振兴试点村建设,擦亮“叶帅家乡·红色雁上”“党建领航·红色水美”“底蕴古村·红色金星”党建品牌。
乡村建设有新亮点
个自然村达到干净整洁标准,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9.99%,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建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22座,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座;全面完成个自然村集中供水,覆盖率%。
持续推进“1+N”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先后打造三宜阴那、富美芦陵、幸福古塘、宋湘故居创乐、童谣之乡莲塘等示范村67个;推进雁洋乡村风貌示范带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完成示范带沿线农房风貌整治提升栋、微改造栋。
产业发展有新提升
全区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近50%的村达到10万元以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万元,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全区金柚种植面积26.2万亩,柚果产量58.8万吨,总产值43.5亿元,农民人均柚果年收入元;入选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内首条柚苷生产线建成投产,“梅县金柚”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品牌价值亿元,位居全省第一。
培育“三品”认证农产品个,省“粤字号”农业品牌产品26个;完成43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创建,桃尧镇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松口镇、石扇镇被认定为广东省金柚专业镇。
■相关
梅县区出台乡村振兴
考核办法奖优罚劣
优良者获资源倾斜
连续两年较差者负责人将调离岗位
在日前召开的年梅县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上,该区制定出台了《梅县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下称《考核办法》)等6份文件,旨在用好政策“指挥棒”,奖优罚劣促振兴,营造比学赶超、赛龙夺锦的良好工作氛围。
据悉,《考核办法》确定了考核对象为全区18个镇(高管会),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采取总分分评分制,由区直有关部门评议评分、实地评估和日常监测三部分组成。其中,评议评分权重为50%、实地评估权重为45%、日常监督权重为5%。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
对考核结果为“优秀”和“良好”的乡镇,梅县区委、区政府在涉农财政资金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等方面予以倾斜。对考核结果为“较差”等次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对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被约谈的乡镇及其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不纳入有关先进和优秀事项的评选。连续两年考核结果“较差”的乡镇,将按照组织程序,对乡镇主要负责人予以调离岗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