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的泥塑梦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蔡县有位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双手,把普通的泥土变成一件件熠熠生辉的作品,再现远古农耕时代的文明景象。他用泥土做的牛、马、驴、小猪、小狗、小鸡、小鸭等家畜、家禽栩栩如生。他就是今年81岁的尼发营老人。
尼发营以生活为题材,化泥土为艺术。他的泥塑作品,凝聚着他对生活的满腔热爱,对家乡、对华夏古老文化的无尽赞美;他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真实再现了农村的生活场景,诠释了农村的新发展、新变化,留住渐行渐远的乡愁……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上蔡县重阳街道看花楼村尼发营家。听说记者专门来他家一睹泥塑作品的风采,尼发营老人格外高兴。老人和儿子搬出了一箱又一箱泥塑作品。尼发营以对艺术的执着和尊重的态度,塑造出了一件件生动逼真、活灵活现的佳作。
接触泥塑
尼发营从小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从没接受过正规的美术和雕塑学习。因为长期生活在农村,所以他对牛、马、驴、猪、狗、鸡、鸭等家畜、家禽非常熟悉,对田园生活有着很深的感情。
改革开放后,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尼发营就琢磨着怎样将生活中动人的瞬间,一个个用泥塑来表现。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上蔡发掘郭庄楚墓时,他受雇参加了发掘工作。“虽然每天只有14元的工钱,但是看到一件件造型精美的文物被挖掘出来,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尼发营说。也许就是在那一刻,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当地黏土土质好,适合泥塑。尼发营开始临摹作品,后来自由发挥创作作品。他根据多年经验掌握了黏土与水的合适比例,泥和得特别筋道。在长期的摸索过程中,他解决了泥塑出现裂纹、易碎等问题。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尼发营的泥塑从来不打草稿,面对一个个泥巴块,他看似随意,却胸有成竹。
他制作泥塑的工具也很简单,竹签、刻刀、笔筒等。“大致的形象先用手捏出来,只有细致的地方才用工具。”尼发营说,“作品成型后,还要晾干、烧制、打磨、着色或上漆等才算完成。”
传承泥塑技艺
尼发营最初的作品很粗糙,但他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随着越来越多的作品面世,尼发营的泥塑技艺得到更多人的肯定。泥塑作品虽然生动,但不易保存,也没有市场。还有就是人们对这门艺术的认识不多,学的人很少。年9月,尼发营的泥塑技艺被列入驻马店市市级非物质遗产名录,这更坚定了尼发营塑造与传承泥塑作品的决心。
“我就是想发掘创作泥塑新品,争取给后人多留些资料。传统的泥塑必须创新,没有创新是不行的。多创作一些反映现代人生活的泥塑,吸引人们的兴趣,能让更多人了解泥塑、传承泥塑。”尼发营说。
尼发营对于泥塑作品有着痴迷的爱。有一次下大雨,由于房屋年久失修,他制作的一些半成品被淋成了残次品,他坐到地上,一天没有吃喝。尼发营的妻子李美荣对记者说。
尼发营的泥塑作品有《耕牛图》《背背猴》《十二生肖兽首》《麒麟送子》以及大大小小的兵马俑。他创作的《伏羲画卦》《蔡叔度》《蔡仲》《盛世大方鼎》等作品,神形兼备、惟妙惟肖,充分展现了灿烂的古蔡文化和一个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尼发营有二子三女,目前都已成家,子女和孙辈们很孝顺,都很支持他的这一爱好。
让传统与时代接轨
“我年纪大了,不用下地干活了。平时和老伴一起照看孙子、孙女和重孙子、孙女,抽空就捏些小玩意,看到自己创作的一件件作品感到很开心。”尼发营感慨地说,“我现在吃不愁、穿不愁,一有时间我就做,我想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希望有兴趣的年轻人能加入这一行,将这一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谈及如何让传统与时代接轨,尼发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我觉得要有两条,一个要继承现有的工艺,另一个要开发新产品。光想着传承,不创新是不行的。现在人对手工艺品要求高,传统技艺要扩大影响,只有扩大影响,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泥塑文化才会更持久、更远地传播,才更有价值。”
如今的看花楼村,宽阔的水泥路干净平坦,路两旁矗立着各家各户新盖的楼房。“我就是想在有生之年建一个泥塑展览馆,在我们村建成泥塑一条街,让大家重新拾起对祖先遗存的农耕文明的记忆,让更多的子孙后代记住和了解祖先的生活。”临行前,尼发营紧紧拉住记者的手说。他目光深邃、满怀豪情,宛如一个踌躇满志的少年。(来源:上蔡发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