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清明节挖野菜吃,看现在它们生长的环境

大家好,这里是“在运动中找到平衡点”爱旅游,爱生活的分享,这次的主题是“清明到,野菜俏,这是过去常听老人们说的一句话,清明踏青、郊游、挖野菜也就渐渐成了习俗,但是野菜真的比种植的蔬菜好吗?过去也许可以这样说,现在则未必,如果你经常出去旅游,又仔细观察过野菜的生长环境,也许你就不再想吃它了,甚至连购买的欲望都没有了”。开花的野菜

01过去人们吃野菜,一半是无奈

有人吃野菜是情怀,有人吃野菜是一种“误会”,他们觉得野菜可能更有营养价值,其实看过张洁《挖荠菜》散文的小伙伴都知道,过去吃野菜有一多半是生活的无奈,而大量的野菜更多地是给家里的猪、鸡、鸭等家禽和家畜食用,只有少数几种野菜,人才挑最嫩的吃,而且量也不会太大,过了季节便不再食用了。苦菜(救命菜)春天吃野菜是无奈:过去蔬菜种类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尤其是北方地区,秋天家家都会储备白菜、土豆和萝卜,这些菜已经从去年秋季开始吃,经过漫长的冬季,等到春天的时候,人们换换口味的需求极其迫切,由于家里的蔬菜还没有长起来,野菜就成了最好的替代品。车前子(车轱辘菜)中药再有一个原因是,过去冬季没有蔬菜或者蔬菜已经吃光的情况,有的家庭甚至连口粮都没有了,挖野菜就是为了无奈的度日,《挖荠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知道,中国的道路交通和物流业发展起来还不是很久,物资流动没有现在这么频繁和高效。婆婆丁(蒲公英)中药、茶野菜不宜多吃:我们现在日常食用的蔬菜,其实也是从野菜培植过来的,之所以没有把现在的野菜当成日常蔬菜,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这些野菜不能常吃和多吃,有些野菜甚至就是药材,它们的药性都能从《本草纲目》中找到说明,蒙药更是如此,按照现在的标准看,都属于野菜。打碗花(嫩的可做汤)吃多拉稀吃农田里的野菜:过去吃野菜,也不像现在这样,几乎都是从农田里挖野菜吃,这是非常科学的做法,农田由于经常除草,而野菜也是要除掉的一种,因而它们长出来的都是非常嫩的,不像野外生长的野菜,不仅老,而且卫生条件无法保证。婆婆丁现在农田大多使用除草剂,不要说野菜,连杂草也不会生长,因此,挖野菜的环境已经没有了,因此现在想要吃野菜,其实是非常不明智的,尤其是外面销售的,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挖回来的野菜。嫩苦菜

02有的野菜不能吃,有的野菜不忍挖

如果你经常出去旅游,就会发现,现在长野菜的地方不是很多,农田里几乎找不到野菜,长野菜的地方都是不打除草剂的地方,常见的有:墓地野菜常见:墓地过去都是荒山,没有人为过多的干预,大多是土壤贫瘠的地方,没有人来这里种植和打除草剂,因此会生长很多野菜,有很多人会借着祭祀或者郊游的时候在附近挖野菜,由于具体地点不是非常明确,这样的野菜最好不要食用;荒地干旱地长的野菜国道两侧的荒地:经常自驾出游的小伙伴可能能发现,有些国道两侧会有一些荒地,这些土地是要留下维护国道时使用,在平时是没有人种植庄稼的,这样的荒地也会长野菜,但是这个野菜更是不能吃的,因为往来穿梭的汽车,会有大量的废气排放,这些野菜的叶子上会有大量的污染物;荒滩野菜城郊的废水河道附近:现在很多城市都把生活废水回收装置,有的把处理后的水排放到绕城的护城河里,河道两侧也会有大量的野菜生长,建议这些地方的野菜也不要挖,其实很多城市景观带也有这种情况,用回收的水浇灌,同样会长野菜。城市景观带自然保护区中:随着生态旅游概念的推出,会有更多的国家森林公园、湿地、草原等成为自然保护区,这些地方追求的生物多样性,不仅保护野生动物,植物也是如此,甚至连微生物和昆虫都在保护之列,主要是要构造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中的野菜自然保护区中会有大量的野菜,但是出于对生态恢复的考虑,建议不要到这里来挖野菜,而且自然保护区都距离城区比较远,来游玩的小伙伴一般不忍心挖野菜,它们是野生动物的“口粮”,再加上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这里的野菜也很难流到市场上。自然保护区中的打碗花

03市场上的野菜哪里来的?

现在我们思考一下,市场上的野菜都是怎么来的呢?抛开自然保护区的野菜,其它地方的野菜你还敢吃吗?当然不排除有人工栽种的可能,那么它与日常的蔬菜有多大区别呢?除了价格高以外,找不到任何的优势。灰菜对待野菜,我们应该同保护野生动物的态度一样,这些野菜本来也是野生动物的食物,它们的存在,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保证,过去是因为缺乏粮食和蔬菜,才不得以挖野菜吃,现在市场上的蔬菜无论是种类还是质量,都比野菜要更加安全和可靠。生态越来越好那么看了这些,你还会选择挖野菜和吃野菜吗?欢迎留言讨论,谢谢阅读!野菜、野生菌类、野果等,都是野生动物的食物,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意义不大,但是对于它们来说就是生存的机会;很多人对野菜有情怀,几乎各地都有自己的“救命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