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禽业发展热点问题及趋势研讨

北京皮肤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联农会养殖资讯:

各位养殖户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的联农会行业资讯来了。主要分享的内容有:

①中国禽业发展热点问题及趋势研讨

②养牛户的五大误区,为何会养不好牛?

③广东政协委员王希龙:探索建立生猪保险制度

中国禽业发展热点问题及趋势研讨

1、年疫情对家禽产业供给侧冲击较小

疫情初期,产业面临雏苗销售、饲料保障、毛鸡压栏等突出困难,损失惨重。随着各项政策出台,形势快速好转。3月初种蛋孵化,雏苗投放基本恢复正常。

虽然产能损失一部分,但产业经历-连续两年盈利,种鸡存栏处于高位,产能在满足产业链需求之后,还有很多剩余。

2、中国经济韧性强,需求侧正在改善

家禽产业供给侧从疫情中恢复之后,由于禽产品需求减少,3-4月企业普遍面临禽产品积压,活禽价格下跌等困难,上半年肉鸡产业效益大幅缩水。

我国畜牧业为14亿人民提高副食,家禽产业与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关系密切,所以中国经济只要大盘稳,肉鸡产业乃至畜牧业就一定能永续发展。一季度GDP同比降6.8%,二季度GDP同比增加3.2%,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上半年降1.6%,前三季度由负转正,同比增0.7%。

3、产能调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有之意

决定产业能否盈利的关键点是产能,市场规律以及近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产能控制的合理,产业就有效益,反之亏损。肉鸡产业效益缩水的根本原因在产业内部,因此产能调控是重要任务之一,行业需时刻警惕产能过剩,用“提质增效”取代旧有的“数量扩张”发展思路。

4、非洲猪瘟加速畜产品结构调整,长期仍需力促鸡肉消费

非洲猪瘟发生后,年猪肉占肉类比重55.6%,1年下降7.1个百分点。然而代替猪肉占比增幅最大的是禽肉,短期看,非洲猪瘟加速畜产品结构调整。

目前,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正在恢复。长期看,要进一步扩大禽肉,鸡肉消费。行业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加强对禽肉的科普宣传,增强社会对禽产品消费信心和消费偏好。

5、活禽交易日趋收紧,黄鸡产业加速转型

疫情严重时,由于黄羽肉鸡依赖活禽交易,损失比白羽肉鸡更为严重,防控常态以来,虽然南方主产区、主销区活禽交易市场开放,但很多地区对活禽的销售的政策导向体现出收紧态势。

某些政府机构曾研究全国全面禁止活禽交易的可能性。全面取缔活禽交易将给黄羽肉鸡产业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一刀切”式取缔活禽交易是不可取的。

协会始终积极呼吁,反馈行业诉求,希望合理转变黄羽肉鸡销售及消费途径,但未来活禽交易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使得行业不得不加速转型,调整生产策略;合理控制产能,努力拓展屠宰及线上业务。

养牛户的五大误区,为何会养不好牛?

近年来由于牛肉价格高,规模养牛户开始增加,但是仍然有养牛户亏本,为何会养不好牛?总结原因不外乎五点:

误区一:商品意识不强

有的养牛户不是把养牛作为致富的重要项目,而是当成副业,惜售心里比较重,对登门求购的客户要么是不卖,要么就漫天要价,拒客户于门外。在经营中需要改变这种做法,出售价格要合理。

误区二:抵御市场波动能力弱

当市场牛价波动时,养牛户多表现心态不稳。牛价上扬时,待价惜售,甚至牛价越高越不卖;牛价下跌时,惟恐一跌再跌,牛价越贱越卖牛。由于贵买贱卖,每头牛经济损失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牛价波动还直接影响到肉牛改良的积极性。

牛价越贵越愿搞改良,牛不值钱则不愿搞改良。面对市场变化,养牛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当市场波动时,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把风险降低到低限度。

误区三:杂种公牛配种

有些养牛户缺乏科学知识,图方便省钱,利用杂种公牛进行配种。杂种公牛虽然体高力大,但遗传性不稳定,极易造成近亲繁殖,后代退化,经济效益低下。

误区四:养牛不驱虫

牛感染多种寄生虫,可使日增重下降33%,饲料转化率下降30%,寄生虫害严重时会造成牛死亡。

误区五:管理粗放

农村牛圈舍多数简陋,一些育肥牛舍的舍温偏低,粪尿清理不及时,舍内潮湿,牛体不刷拭,不晒太阳,养牛首先要搞好牛舍建设,因地制宜建造冬暖夏凉的牛舍,冬季要做好保温,使舍温保持在5℃以上。每天定时清除粪便,中午通风换气,刷拭牛体,定时将牛牵到舍外晒太阳,增强体质,有利于增膘。

年的牛价依旧居高不下,因此搞养殖的人多了起来,很多人纷纷投入其中,而牛价也从过去的13元一斤涨到如今的18元一斤,品种牛价格更是突破20元,养殖一头牛利润达到了元左右,可以说收益是非常高的。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东政协委员王希龙:探索建立生猪保险制度

今天上午,广东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广州珠岛会堂举行。

“当前正处在‘猪在风口飞’的时点。”省政协委员、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研究员王希龙说。他指出,养猪业是保障国家动物源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广东是养猪大省,也是猪肉消费大省,年末生猪存栏约万头,但生猪供应偏紧态势仍未改变,年需调入生猪约万头。

“必须像抓粮食生产一样,进一步采取稳产保供措施,促进全省养猪业健康高质量发展。”他说。

如何实现养猪业长期稳产保供?王希龙认为,一方面,应科学规划生猪产业布局,把促进养猪业高质量发展写进广东省“十四五”发展规划;另一方面,要确保生猪养殖用地政策落实到位,确定合理的财税补贴政策,加快金融机构支持生猪养殖的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政府干预型的生猪保险制度,提高养猪积极性。

他还指出,要突破生猪养殖关键技术,组织实施现代种业行动计划,解决制约养猪业的种源“卡脖子”技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31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