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那个年代衣食住行之食农家鸡鸭

北京中科白癜风怎么样 http://www.bdfyy999.com/guanyuzhongke/zhongkejianjie/

文:郑学良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小编还要续上一句:鸭戏池塘水,这就构成了上世纪生产队时期农村鸡犬相闻、鹅鸭戏水的田园生活。

在写这一章节内容时,小编是颇为踌躇的,因为前面在写生产队时期人们日常衣食住行时,小编曾讲道,那时的物质生活,清苦归清苦,但一年之中,除了过年要杀年猪、吃腊肉外,偶尔也会吃点肉食打回牙祭改善生活,注意,我说的是偶尔,如过节或招待重要客人时,大部分网友认可赞同我的说法,但也有小部分人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那时人们一年四季基本上饿肚子,常年瓜菜代饭,甚至吃糠咽菜,一年之中也就只有过年才吃上一回肉,平时都不见荤腥,对此,小编认为这说法也不符合事实,可能个别年代(如三年困难时期)和个别地区、个别人的生活状况确实如此,但不能就此以偏概全,更不能肆意抹黑那个年代。

就小编个人的经历来说,生产队时代,农村社员家庭生活确实很不富裕,能做到粗茶淡饭就是幸福生活。“饭”除了主粮外,加上红薯、土豆、玉米等杂粮等,基本上能温饱,“菜”都是自种自制的蔬菜和咸菜外,偶尔(还是偶尔)吃点肉食补充营养改善生活,肉食除了常见的猪肉外,社员自养的家禽也是重要来源。

小编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成长于七十年代,农村的孩子从小起就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小编跟那个年代生产队的同龄小孩一样,干得最多的就是喂猪、养鸭等家务活。其实,生产队时期,国家对农村养殖业是非常重视和支持的,奉行的是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就集体来说,“以粮为纲、全面发展”,这个“全面”就包括农林牧副渔的生产与发展,粮食生产肯定摆在第一位,但同时,还是要兼顾其它产业的发展。

小编所在生产大队就有专业队,人员从各生产队抽调,专门从事果木种植或猪、鹅等家畜家禽养殖。生产队也曾经建过养殖场集体喂过猪,为什么说曾经呢,因为我没亲眼见过,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到生产队一所废弃的仓库玩耍,听父母说,那里曾经是生产队的养猪场,也曾集体喂养过生猪,不同于社员自家养猪,饲料全部是人工扯的野外青草和米糠等,生产队集体喂猪大部分是喂集体的粮食,再加上饲养员没那么精心,常发生生猪病死事情,社员们意见大,只养了一二年就办不下去,就地解散。

集体养猪我没经历过,但生产队集体养家禽的事我非常熟悉,小编那地方有养鹅的历史和习惯,特别是当地的特产“溆浦鹅”,鹅肝肥大,法国人爱吃鹅肝酱,“溆浦鹅”是最好的鹅种,县外贸公司跟生产队签合同,鼓励生产队喂养,完成外贸公司的收购任务后,还有当时很紧俏的化肥奖励,生产队安排二名社员专门负责养鹅,每人喂养五六十只鹅左右,除了主要卖给外贸公司、为生产队集体挣副业收入外,有时二三年还会给社员分一次鹅,让全生产队男女老少过一次鹅肉大餐瘾。

除了集体养殖家畜家禽外,当时最主要的方式还是以社员农户自养为主。原因前面也说过,包括积极性、饲料来源等问题,家畜家禽还是适合于农民社员自家散养。上世纪七十年代,虽说政治氛围依然浓厚,但在经济和社会生产方面已有所务实和放松,五六十年代的事我不清楚,但如果还有人说七十年代,社员家喂养鸡鸭、种点蔬菜是走资本主义,要割资本主义尾巴,我认为这是瞎扯淡,纯粹是抹黑。小编完整经历了七十年代,所在生产队家家户户喂养生猪鸡鸭,而且喂养越多越好,从没有听说哪家喂养鸡鸭多就要受批判、要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不但不受批判,并且还鼓励,例如,那时国家每年通过食品站向生产队下达生猪定购任务,生产队又将任务分配到社员家,如果不鼓励社员养猪,怎么完得成食品站的任务呢,城镇居民不吃肉去吃西北风?

当然了,那个年代受到政策及现实条件所限制,社员家庭大规模养殖是不行的,根本不可能出现后来的养殖专业户,这倒是真的。从政策来说,社员喂养家畜家禽,只能当副业不能当主业,凡有劳动能力的成年社员首要职责是出工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挣工分,闲暇之余,才可以帮着喂养,喂猪、养鸡鸭都是家中的老人、小孩所干的事,倘若成年社员不参加集体劳动只专门在家喂养家畜家禽,这不允许,倒是肯定会被当作“单干”的典型被批判、割资本主义尾巴。从现实条件来说,那时粮食(包括杂粮)紧张,不可能有多余的粮食来喂养家畜家禽,大部分是天然散养,食物主要是野外青草、蔬果茎叶及虫子,喂养成本(时间及人工)大,效率低,如小编家,每年至多也只喂养二头猪,我们姐弟三人,天天要去打猪草,一天也不能停歇,偶尔还需要父母搭帮手,再多喂一二头就力不从心。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才出现了许多的养殖专业户,就是因为农民自由了,同时,粮食也富余起来,有条件进行规模化养殖。

那时的农村社员家,基本上每家每户都要喂几只鸡和鸭。小鸡仔靠家中老母鸡孵化,小鸭仔要到集市上去买,日常喂养也较为简单,鸡就在房前屋后放养,吃地上的青草、草叶上的虫子,或者扯点青菜、南瓜萝卜剁碎等即可;养鸭稍微要精心些,除了定时赶到水塘、溪沟放养,吃微生物、浮萍、散落的谷粒外,小时候,我们经常要去挖蚯蚓、钓蛤蟆来供鸭子食用,只是偶尔会拌点谷糠作为喂养鸡鸭的食物。

生产队时期,社员对喂养的鸡鸭视若珍宝,平时是轻易舍不得自吃的,大多用来在市场上出售,前面说过,七十年代还是鼓励人们养鸡养鸭的,市场上家禽买卖完全开放,根本不存在割资本义义尾巴之说,小编小时候就跟外公一起卖过自家喂养的鸭子,记得当时鸭子9毛钱左右一斤。出售鸡鸭是当时社员家平时难得的一笔收入,社员可用来给小孩交学费、购买生产工具或者用于人情来往等刚性开支。当然了,说鸡鸭舍不得吃并不等于不吃,辛辛苦苦喂养大的鸡鸭,日子再困苦,也要犒劳下全家人,一年之中,在过年过节、重要客人招待、农活最忙最累时节,还是要吃几回鸡鸭,过一过大餐的瘾。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食以“土”为精。现在人们生活好了,追求原始天然的食材,鸡鸭都要选择土鸡土鸭,但现在市场上哪有什么真正的土鸡土鸭,都是喂饲料速成的,而那时鸡鸭都是放养,吃的是草、虫子、谷粒等,根本没有加工的饲料,再加上品种的原因,以鸭子为例,当时小编家乡喂养都是土鸭,要经过四五个月的喂养,长大也不过二三斤左右,而现在的鸭子,靠喂饲料,还不到二个月就出栏,重量至少六七斤以上,相当于半只鹅,所以肉质、口感完全不同,那时的鸭子,肉质紧实脂肪薄水分少,放在锅中爆炒,香气四溢,现在的鸭子,肉质蓬松脂肪厚水分多,放入锅中炒,至少有半锅的油脂水,哪还有什么香味。

因为一年之内难得吃几回鸡鸭,而且鸡鸭肉又是那么的美味,所以吃鸡鸭肉的经历一直惦记和珍藏。每次家里吃鸡鸭,无异于过年一样的期盼和兴奋,那时家里人口多,而土鸡土鸭一般不过二三斤,鸡(鸭)腿要留给最小的弟妹吃,肝、肚、肠让给老人吃,剩下的就不够全家人放开吃了,为了能多吃几口鸡鸭肉,我们那时就耍尽心机,知道家里要杀鸡(鸭),放学后照例是要去打猪草、捡柴火的,平时偷懒老早会回家,而吃鸡(鸭)肉的那天,故意装勤快,天黑了都还不愿回家,那时又没有手机什么的,父母看到天黑还不回来,吃饭也就不等了(有时客人也在等着吃饭呢),当然父母不会忘了一个在外勤快干活的孩子,所以会从中专门留一小碗鸡(鸭)肉,不用说,留的这碗鸡(鸭)肉肯定多于全家人的平均份额,等到估计全家吃得差不多了,才姗姗而回,然后内心窃喜独自享用那一碗鸡(鸭)肉,对于这点小伎俩,兄弟姐妹们都懂,有时吵架时,会当面戳破:平时做事懒洋洋,“吃场伙”(指吃好东西)时,故意装勤快不按时回家,好让父母多留点好菜。对于此,父母也是心知肚明,只是不去说破而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47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