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思勰和他的齐民要术究竟为我们带来了

贾思勰北魏孝文帝时益都(今寿光)人,农学家。任过高阳(今山东临淄北部)太守,曾到今山西、河南、河北等省考察过农业,对农业生产有较深了解。约在6世纪30~40年代写成了中国古代著名的农业科学巨著《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全书10卷,92篇,11万余字。当时战乱频仍,民生凋蔽,贾思勰从传统的农本思想出发,著书立说,介绍农业知识,以期富国安民。书中总结了中国当时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成就,介绍了选种、浸种、施肥、轮作等精耕细作的方法,传授了一些谷物、蔬菜、果树和林木栽培的经验,记述了家畜、家禽、鱼、蚕等的饲养技术。从农副产品的加工、酿造到畜禽疫病的防治均有详细论述,此外还以很大的篇幅引载了有实用价值的热带、亚热带植物。正如该书《序》中所说:“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贾思勰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农业是人民衣食之本,“是为政首”,只有发展生产,才是富民强国之道。他主张实行奖励农耕的政策,采用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改革耕作制度,兴修水利进行灌溉。他提倡节俭和长远打算,很赞赏汉代召信臣的“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告诫人们“穷窘之来”是因为用之无节,忽于蓄积。他说“桀有天下而用不足,汤有70里而用有余”,其原因就是“用之以节”。

贾思勰治学态度严谨。为写好这部书,他“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书中引用大量古代的农书、杂著,参酌前人的农学研究成果。广泛收集民间的谚语、歌谣,访问有经验的老农,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并且亲自进行观察、试验。由此可见,贾思勰治学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齐民要术》一书最初只在民间传录,至北宋天圣年间官方才刊印颁发给劝农使者,指导农业生产。此后,辗转传抄刊印,版本多至20余种,并广为其他农书、杂著所援引。唐代此书即传入日本,现今世界上已有20多种译本出版,还有不少研究此书的著作。它卓越的科学内容,对当时和后世的农业生产都有深远的影响,不仅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古代自然科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01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