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委书记 汉标立足一区融入一核

白癜风预约 https://m-mip.39.net/czk/mipso_9192457.html

记者丨陈清浩

通讯员丨许德斌刘源梁湛华伍廷显

“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教诲,深切感受到总书记对广东发展的殷殷重托和深情关怀,我们必须拿出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工作干劲,不折不扣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切实把沉甸甸的使命责任扛起来。”近日,云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汉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全市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 府的决策部署,立足“一区”、融入“一核”、协同“一带”,打造环珠三角经济带发展新引擎、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推进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奋力推动“美丽云浮共同缔造”。

云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汉标。

不忘初心使命——

在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中彰显云浮担当

记者: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广东提出4个方面重要要求。请谈谈您的总体感受和体会。

汉标:有幸一年两次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添信心和力量。总书记时隔6年再次视察广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广东把舵定向、指路领航,清晰传递了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决心意志,铿锵有力地发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铿锵号令,鲜明指出了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东路径”。

山区内地,决不是改革开放的“洼地”。云浮站立于“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大地,肩扛推动“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时代重任,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次回溯改革初心使命的“寻根之旅”“铸 行动”,按照省委决策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不断深化学习中坚定“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 治担当,切实拿出“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涉“深水区”,进一步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实,以新担当新作为续写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云浮篇章。

近年来,云浮市大力优化城区环境、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图为升级改造后的城区蟠龙天湖(摄影:刘烁)

立足“一区”——

融入“一核”协同“一带”加速提质发展

记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谋划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云浮有哪些新的对策举措?

汉标:高质量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对云浮来讲,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围绕“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立足“一区”、融入“一核”、协同“一带”,充分发挥云浮的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和生态优势,认真做好“区域融入”“绿色崛起”“产业兴市”三篇文章,切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是做活“区域融入”的文章。云浮处在粤北生态发展区,毗邻珠三角核心区,紧连沿海经济带,西连我国大西南,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我们将坚持“内外兼修、软硬一体”的思路,一手抓构建路网完善的大交通体系,打通区域融入的动脉血管;一手抓推进区域协作联动,充分发挥云浮的独特优势,紧密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我国大西南诸省,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向西拓展的“桥头堡”;积极协同沿海经济带发展,构建差异化、融合化的产业发展体系,加速经济提质增效,着力打造环珠三角经济带发展新引擎。

二是做好“绿色崛起”的文章。怎么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关键要靠绿水青山发展生态经济,引领绿色崛起。我们将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重点抓好“三个融合”:推进产业与生态相融合,充分发掘和利用云浮生态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一县一蓝图”“一镇一龙头”“一村一特色”的行动计划, 限度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城市与农村相融合,紧盯城市生活和生产需要,大力打造特色农业、乡村旅游、观光休闲、健康养生等新型业态;推进大保护与大发展相融合,促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共生共融、和谐发展,着力打造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

三是做强“产业兴市”的文章。全面实施“产业兴市”战略,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创新、现代工业与现代农业、温氏模式与凌丰模式“三轴驱动”,抓紧补齐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商事制度、中心城区建设等短板弱项,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产业优化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培育、现代服务产业提速发展、重大工业产业项目落地等“五大产业发展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塑造产业优势。注重抓龙头、促产业,以华润、碧桂园、嘉士利、万洋众创等大型企业为支撑,以点带面、集聚发展,形成“一区多核、强势拉动”的产业布局,着力构建高质量的现代产业体系。

集聚发展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是云浮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图为云浮市科特机械有限公司。(摄影:刘烁)

敢想敢闯敢干——

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请您谈谈云浮将如何在这方面谋求突破?

汉标:对于云浮来讲,“补齐短板、激活潜力板”就是要坚决扛起省委赋予云浮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的时代重担,聚焦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找准突破口、扭住关键点,举全市之力推进实现“美丽云浮、共同缔造”。重点抓好“一 工程”:

“一”是实践探索“一套 策框架”。只有 策制度的创新,才能释放“走在前列”的活力。我们将充分发挥云浮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优势,全面深化农村产权和土地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进一步激活农村土地经营权,盘活农村闲置废弃农房和闲置宅基地,着力打通要素流入农村的通道。健全完善乡村振兴的竞争机制、奖惩机制、激励机制和乡村振兴专家库“三机一库”制度,有效激发乡村振兴的生机活力,以顶层制度的优化设计引领推进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二”是创新升级“两种‘公司+’模式”。温氏的“现代农业+”和凌丰的“现代工业+”,两种模式都是在云浮成长起来的,是被实践证明成功可行的乡村振兴路径。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委的要求,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主抓手,以做大做强集体经济为主线,探索形成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富农兴村新模式。全面升级“温氏模式”“凌丰模式”,促进传统农村农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向全产业布局、向国际化发展。

“三”是扭住“三个关键重点”发力。紧盯基层 建、乡村产业、人居环境三个关键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实践探索镇域经济发展路径,着力加强镇域产业布局、乡镇企业培育,调整优化财 结构,全面促进强镇富村。全面深化“省市共谋、产业共建”模式,利用“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两个平台,全域推进乡村旅游。创新竞争性“以奖代补”机制,全面组织实施“万企扶万村”“千干扶千村”“新乡贤回乡”“基层精神文明创建”等四个专项行动,着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坚持以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全域推进“四边三化”整治,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厕所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乡风文明提质等“六大行动”。充分发掘和利用乡村的自然环境、乡土文化、农耕特质、地域特点,启动“十百千”新农村建设提质升级行动及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深入实施乡风文明“四大专项行动”,着力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和和美美”的岭南乡村示范。

强化基层 建——

打造开创云浮工作新局面的红色引擎

记者:加强 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请问云浮将在哪些方向下功夫、创新突破?

汉标: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我们将全面实施“乡村头雁”工程,组织开办“村干部大学生班”,主动吸纳致富能手、农业好手、行家里手到支部书记队伍中,调整优化结构;探索实施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县镇村制度,五个县(市、区)轮流举办现场观摩会,组织“比、学、赶、超”评估考核,激励带动富农兴村。着力打造“人才支撑”工程,针对粤东粤西粤北人才引进留用难度大的实际,坚持常规与非常规、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实施人才培养、人才回乡、柔性引才“三大计划”,深化与白俄罗斯等国家以及广东药科大学等院校合作,着力培育现代农业高端人才和旅游、规划、农业经济等镇村急需人才。全面启动“乡韵塑造”工程,在加快推进“三清三拆三改造”的同时,全面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村、文明镇等创建活动,以坚强有力的“红色引擎”促进乡村发展短板变成“潜力板”。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云浮在全省21个地市中最年轻,年轻就要有年轻的朝气锐气,必须有“敢于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勇气。进入新时代、开创新局面,我们同样将以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为突破口,鲜明立起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在推动“三大攻坚战”、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等重大工作任务中发现、培养和使用好干部,真正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不断激发广大干部群众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使命责任,以“闻鸡起舞、夙夜在公、日夜兼程”的工作干劲,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拼搏精神,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举全市之力打造环珠三角经济带发展新引擎、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推进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聚力推动“美丽云浮、共同缔造”,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贡献云浮力量。

位于罗定市的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优美,吸引了大批游人前往乡村生态游。

综述

云浮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用生态底色描绘发展绿色

山水环绕清风徐来,梯田层层秀色如画……这里是位于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芙蓉村的亩牛大力科学种植基地。除了种植牛大力,该基地还通过合理规划发展蔬果种植、家禽水产养殖区,打造立体生态链,探索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牛大力科学种植基地是云浮市突出绿色发展,大力推进南药标准化生态化种植,加快广东现代特色南药试验区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云浮市南药种植面积已逾百万亩,带动农户近10万户,并初步形成南药一 产业融合发展态势,云浮“南药名城”的新名片呼之欲出。

年以来,云浮市坚持 建引领,围绕打造环珠三角经济带发展新引擎、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用生态底色描绘发展绿色,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绿色成为云浮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立足特色优势

谱写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在云浮市郁南县,温氏养殖小区项目开展得红红火火。作为 扶贫产业项目之一,温氏养殖小区项目规划在郁南县建设温氏肉鸡养殖小区12个,目前已建成7个,全部养殖小区建成后,预计年出栏肉鸡.5万只,年产值逾4.7亿元,可带动多户贫困户脱贫增收。这是“温氏模式”助力云浮乡村振兴的又一生动实践。

通过大力发展富民兴村特色产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好 脱贫攻坚战、发挥“温氏模式”示范引领作用等方式,云浮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在此过程中,乡村产业振兴被摆在了突出位置。在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地域特点的基础上,云浮市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力推品牌建设,全面实施“一县一蓝图”“一镇一龙头”“一村一特色”行动计划,建设20个“一镇一业”示范镇、个“一村一品”示范点,以点带面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

乡村人居环境现状是农民生活质量主要短板之一。云浮市在保留历史文化、绿水青山、乡村特色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扎实做好生活垃圾、污水环保处理,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云城区双上村、新兴县龙山塘、罗定市良官村等一批环境优美、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新农村示范村,点亮了粤北乡村的幸福生活。

云浮市云城区思劳镇城村夜景。

聚焦实业

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走进位于云浮市云城区思劳镇的佛山(云浮)氢能源产业基地,目之所及,一片葱翠。这里不像厂区,更像公园。这是当前国内 的氢能源产业基地,一辆辆绿色环保的氢能源大巴就从这里驶出。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东生介绍,从 台样车下线、建成全国 的氢能汽车整车生产单体厂房,到国际 氢燃料电池生产线投产、建设 氢能及燃料电池实验室、开通全国首条商业化运营氢能源公交专线、台氢能源汽车出口津巴布韦……这些都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

年加入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后,云浮先进装备制造业再次驶入“快车道”。目前,云浮已成为国内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中基础 、发展最快、产业集聚 和率先实现商业运用的地区,已培育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85家,基本形成了氢能源及汽车产业、现代农牧机械、不锈钢制品自动化生产设备、石材加工机械、电池机械制造等独具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发展体系。

在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云浮传统的石材、不锈钢、 工产业转型升级也在不断提速。在新兴县凌丰集团的生产车间,经过升级改造的不锈钢餐具自动化生产线正在紧张作业。这条生产线由凌丰集团自主设计、自行研发、自主安装调试,是全国不锈钢餐具制品行业 条完整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仅需工人30名,比传统生产线减少了人,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也大幅提高。这只是云浮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单镜头”。

在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云浮市还紧紧抓住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整合资源,突出龙头带动,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休闲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电商进村”三大行动,推动农业产业链“接二连三”,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升级,着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布局发展,加快绿色崛起。

新兴县簕竹镇良洞村。(摄影:刘烁)

提升组织力

锻造坚强有力基层组织

新兴县簕竹镇良洞村的 建文化园标识墙是村里的标志性风景:从良洞村入口到村中心的村道上,沿途设置了“中国梦良洞梦”“薪火相传”“铿锵勇进”“功勋显赫”“ 律人”五大区域,形象生动地展示了 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发挥 建引领作用,云浮市新兴县在全县各镇和重点企业探索建设 建文化园,把 建文化融入小区、社区和新农村建设中,让 建融入生活。

在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基层 建工作水平的同时,云浮市还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基层 建工作部署,出台加强基层 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年)。以 建示范工程、“头雁”工程、“先锋”工程、“强基”工程“四大工程”为抓手,全面优化 的基层组织设置,推进“十百千”支部示范提级行动。不断优化支部书记队伍,引领带动富农兴村。全面推行 员教育“六学”模式,激发 员队伍新活力。 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 组织,加大基层 建投入力度,切实推动基层 组织全面过硬、全面进步。

在全面加强基层 组织建设的过程中,云浮市努力打造服务型基层 组织,推动基层 组织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切切实实为民办实事做好事。一年来,云浮市多名 员中心户依托多个 员工作坊,带动2万多名 员累计服务群众15万人次,办成实事好事2万多件。

为进一步发挥 建引领实效,云浮市还把引领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作为加强 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建立基层 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三考一评”考评体系,力促基层 组织在乡村振兴中争先进位。

统筹丨戎明迈

编辑丨莫群影子

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南方杂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45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