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杆栏式传统民居解析古建家园
在中国有五种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被统称为中国五大传统民居,它们分别是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客家“围龙屋”和云南的“一颗印”还有我们今天的主角广西“杆栏式”传统民居。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广西“杆栏式”传统民居。“杆栏式”建筑是一种富有地域特色的典型少数民族巢居式建筑,其主要分布地区多为广西中西部、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等。
“干栏”是壮语的音译,意指建于托架之上的一种纯木质结构建筑,这种建筑不用一颗铁钉,全靠木楔子加固,“杆栏式”传统民居是壮族标志性古民居。南方潮湿多雨,山间多毒虫猛兽,干栏的底层作为禽畜舍栏,中层才住人,顶层则屯放粮食,可以最大程度地克服南方森林地面的瘴气及野兽侵害。还可以防震等,是壮族先民生存智慧的体现。
你知道为什么会形成如何特色的“杆栏式”传统民居呢?
当原始人类摆脱原始狩猎与采集,进入有序的农业生产后,劳动需要定居。加上氏族人口的繁衍等,有血缘关系的人们就会聚居在一起,形成一个特定群体的普遍生活模式。而干栏式建筑正是在这个阶段形成和发展的与南方自然相结合的建筑文化。
南方地区气候炎热,雨水充足,湿度很大,林木资源丰富,并且盛产凤尾竹。而干栏式建筑,正是底部架空,用数十根木柱支撑楼上的重量,四周不设墙,主要用来养家禽、家畜,堆放柴禾、谷物等。如果设墙,墙也是由多空隙的竹篾围起,利于洪水的通过。二楼由木柱支撑在空中,主要居住,这样的设计,即可以防潮,也可以防野兽。可谓一举夺得!
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古建筑文化,正是新石器时期南方的主要建筑文化,其特色正是以干栏式建筑为主,古时流行于南方百越民族的居住区,这种建筑适合那些居住于雨水多比较潮湿地方的人。其中河姆渡的干栏式木构架是华夏建筑文化的缘起。但原始形式的干栏式建筑经过数千年的演化,如今其原型已经坦然无存。现在“干栏式”建筑主要流行于壮族居住的比较偏远的地区,包括广西中西部、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和越南北部。
说完了广西“杆栏式”传统民居的历史成因,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它的结构。
说起这个广西传统民居“杆栏式”,其结构和普通楼房区别巨大。“杆栏式”的地基多是石头,楼房依石头地基而建,梁柱用石头支撑,以防雨水冲毁土墙,积水侵蚀梁柱。因为壮族生活地处亚热带,全年都有降雨。为了防止雨水灌入室内,壮族人采用了这种高门槛、高住宅的建筑样式。房顶一般用瓦片铺设,贫苦人家多用茅草编织铺盖。传统壮族房屋的样式,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堆放谷物等,中层住人养家禽,置农具,设舂碓、磨坊等,下层多养牛马等牲畜。传统壮族楼房全为木质结构,大部分房屋有设有三间,少数富裕家庭设五间不等。楼梯设于房前紧靠大门,中层前边为走廊,较宽敞,围以栏杆或半节板壁,可以在这里乘凉和纺织。进大门是堂屋,一般右侧一头设火塘,后屋和侧屋为卧室。粮仓多设于上层,于可移动楼梯上下。房前搭建一晒谷架,多用于晒各类谷物,待干后堆入粮仓、收藏。中层分前中后三隔,后边为卧室,中间为过厅,正中设香火堂,前边为年轻子女的卧室和纺织间。
那么,哪些建筑是典型的广西“杆栏式”传统民居呢?
干栏建筑的取材和形式直接来源于自然环境,与周围的环境十分协调,是十分优美的人文景观。比较典型的干栏式建筑,是傣族的竹楼和侗族的木楼。
傣族竹楼,流行于云南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傣族传统民居。竹楼分两层,一般由数十根柱子支撑,离地两三米铺木板或竹篾,屋顶上是茅草编织的草排。楼上作屋,有外屋火塘、竹席供饮食、休息之用,里屋作卧室,还有阳台供乘凉休息。楼下作贮藏室和关养牲畜的地方。竹楼与孔雀舞、泼水节、热带原始森林一起构成享誉海内外的旅游资源。
湖南、贵州、广西等地的侗族传统民居是干栏式木楼,三省交界处的侗族有一百多万人,这一地区山水相连,村民们就地取材,依山傍水修建侗寨,用杉木和青瓦构筑干栏。干栏一般分两层,也有三层的。上层为堂屋和卧室,堂屋内设神龛、火塘,用于会客、休息、吃饭,堂屋的两侧和后面是卧室。有的木楼楼上四周还有栏杆围起的走廊。木楼的下层放置农具、木柴、关养牲畜。
干栏建筑的突出特点是铆隼结构,这是世界著名的一种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现今干栏民居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迅速消失。在国内,连片的干栏建筑已经寥寥无几,因而句町故地—广南的干栏建筑显得弥足珍贵。资料显示,在广西西林县境内,以那岩屯的干栏建筑群保存最为完好,被誉为“壮族干栏文化第一村”,年入选了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
古建、建筑行业相关原创内容,欢迎大家踊跃投稿(私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444.html